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生娃最怕职位被顶替折射出什么
学生缺文明素养责任在谁
“硫磺熏贝母” 谁黑了心?
保护网民信息 已经迫在眉睫
违规使用
培养“大国工匠”要多些破格之举
学生近视率上升 要拿出解决办法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5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硫磺熏贝母” 谁黑了心?

 

日前,有媒体接到投诉反映,由于使用了用硫磺熏蒸过的浙贝作为原料,很多成品药中被检测出较高的硫磺含量。好事者网购了5种常见的止咳化痰药品并送到第三方机构检测,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所有送检药品中均检出了一定的硫磺含量。太极集团、通药集团、哈药集团、云南白药集团等多家知名药企或涉其中。(5月7日《新京报》)

古方良药,道地药材。这大概是中医得以渊源流传的精髓与根本。然而,百年品牌,龙头企业,国宝组方……几乎无一例外地,都疑似折戟在硫磺熏蒸的那一缕青烟之上。

一般来说,成品药成分中不应出现“硫”成分,而这5种止咳药中100克成品药最高的竟然含有0.6克硫磺(即千分之六的比例),最少的也有0.1克硫磺。于是有记者赶赴浙江、安徽等地调查发现,硫磺熏蒸浙贝犹如医药行业的“三聚氰胺”,已经成为中药材行业的潜规则,而有关检测标准的缺失则让这一潜规则发展成为“明规则”。

“药材好,药,才好。”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简洁鲜明地阐述了中药材与成品药之间的因果关系。而眼下,极草里超标的砷,牛黄解毒片中的铅与水银,更多超标N倍的农药残留……中药安全显然是个难以回避的现实命题。

“是药三分毒”,这话固然是老理。但,这并非是鼓励或宽纵制药者、贩药者为利润刻意添加“三分毒”的托词。在此事中,公众看到的,除了药农黑了心,还有药企黑了心,而制度与法规,则被架空在硫磺的青烟之上难以落地。如何让这些黑心环节支付“痛不欲生”的成本,也许这比修订新规、确立新标更要紧。

□邓海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