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生心血倾情基层宣教工作
在牧区打井建澡堂发展加工业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4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生心血倾情基层宣教工作

 

熊宝海

年龄:82岁

心语: “开展思想宣传工作,不能‘放空炮’。”

“您是余记者吧?今天过来采访我,我特别开心啊。”走进老劳模熊宝海的家里,他热情地说。

出生于1934年的熊宝海,今年整整82岁了,他是土生土长的丰台花乡人。1950年,他高小毕业,参加了村里的扫盲运动,因为表现出色,他被丰台区政府任命为专业教师。后来又调回当时的汾庄村任村支书,虽然此后他先后在团委、党委等任职,但是,讲课伴随他一生。

讲课讲出了名堂

1950年,丰台区团委在汾庄村建立了一个团课传授站,附近村子的村干部经常会来这里听团课,对当时的熊宝海来说,这是个痛苦的事。原因很简单:他团课讲得不好!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害羞不敢讲。

为了克服讲课紧张的毛病,每天晚上10点,等听课的人走了,他就面对着田里的一堆砖头开讲:“同志们,注意了,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这个内容有……”站在田野上,面对砖头,他不再紧张了。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在陌生人面前,他可以流畅地讲话了。同时,为了丰富内容,熊宝海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好的内容,他还会剪下来,贴到笔记本上。为了把课讲得动听,他还收集了一大堆“幽默小故事”以及“俏皮话”。

讲课内容丰富,语言幽默风趣,很快,熊宝海就讲团课出了名。这期间他被调回乡里担任副乡长,同时还主管党务、宣传工作。中央开的每次会议的解读和学习,党员培训,从乡里,再到村里,熊宝海都要一批批讲。每每这时,他都得“挑灯夜战”。

准备一杯茶、一盒烟,熊宝海就开始搜集素材,准备讲稿。晚上10点等家人睡下,熊宝海就开始写了,常常一准备就是一夜。讲稿写完了,他睡两个小时,然后就去上班、讲课。这种工作节奏熊宝海一直坚持到退休,乡里、村里、企业、学校……听到他讲课的人数以万计。

平时喜欢画画和看书

1989年,东欧剧变,为了稳定党群,响应上级的号召,他开始讲社会主义教育,这一讲就是一年多,嗓子很多时候疼得都说不出话来,后来患上了慢性咽炎。在长期的高负荷工作下,他眼底出血,视力急剧下降。

“国际形势不稳,宣传教育跟不上,人心浮动,社会怎么稳定?经济怎么发展?作为基层的党群工作者,做好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再累都是值得的。”熊宝海感慨地说。

除了讲课,熊宝海还通过制作录像、开展五月鲜花、组织春节文艺汇演等多种方式丰富乡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不发展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不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精神毒瘤’就可能影响百姓,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凭借着在思想宣传中的优异表现,1990年,熊宝海被评为北京市劳模。退休后,由于长期高负荷的工作,他的左眼逐渐失明了,右眼也仅有0.1-0.2的视力水平。熊宝海喜欢画画,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墙上挂着一些画作,有竹林、有牡丹,画得栩栩如生。“这都是我视力好的时候画的。”

熊宝海喜欢看报,有时会让女儿给他读报、读书,聊起过往的故事,熊宝海神采飞扬、滔滔不绝。他特别跟记者强调说:“开展思想宣传工作,不能‘放空炮’,调查研究很重要,上面有文件,可是基层什么情况,一定要下去摸清楚,一定要知道大家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这样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才能事半功倍。”

□本报记者 余翠平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