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劳动者敬业精神打动画家
十三陵景区完成为期6个月整改
民政系统多项培训提升职工素质
登报咨询电话:63522410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4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劳动者敬业精神打动画家
中央美院师生及职工艺术家为基层劳动者造像
 

目光四处捕捉,手机、相机齐上阵,抓住劳动者的精彩瞬间。昨天,市总工会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梦、劳动美”基层劳动者风采写生活动拉开序幕,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部分职工艺术家兵分三路,分别奔赴地铁6号线施工现场、京东方光电科技公司、昌平农业科技园开展写生活动。现场,基层劳动者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前来造像的“画家”们。

劳模现场开讲“植物课”

“咱们现在吃的好多菜已经不叫特菜了,比如生菜、西兰花,过去这些都是特殊的菜。在这个基础上,建起一个大观园,就是咱们所在的这个特菜大观园。”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全国劳模赵永志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专业知识,“现在大棚里有一些南果北种的植物,比如香蕉、柠檬,在北方作为观光展示,表示咱们通过环境改变也能种出南方水果。有一点特别好的是,咱们要吃南方的水果,七成熟的时候就得摘下来运到北京,但是在咱们这儿种植的,等到九成熟再摘就可以。像咱们所在的这个园区,柠檬多的时候种了有四五十种。”

赵永志的办公地点在高楼林立的北三环,但他工作时间有六成在郊区,双休日和年假很少能休息。北京一些地区种出的越来越好吃的草莓,其中就有赵永志和同事们的功劳。

“我们是搞土培的,就是土壤培植。人活下去要吃饭,植物生长需要土壤。很多时候蔬菜好不好吃,是取决于土壤的。所以要不断进行土壤的改良、培肥。从农民的角度讲,可以增产、增收、增效,从市民的角度讲,可以吃上放心的食物。”

说着,赵永志打开了一间大棚的门,请大家参观。

一线劳动者成“焦点”

“哇,这个好看!”走进小西红柿的大棚,艺术家们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纯红、黄绿渐变、依然青涩的小西红柿成串地缀在藤萝上,在一片绿叶中格外耀眼。一时间快门声不绝于耳。

农业与科技的结合让日常与艺术打交道更多的学生们倍感新鲜。

“原来西红柿是这样长的。”有人小声说。

在另一座草莓大棚内,红颜等十几个品种的草莓正处于实验阶段。赵永志还给大家介绍起了草莓采摘的秘方:“咱们今天虽然不能采摘,但是草莓采摘是有方法的,你们看,选这种草莓,轻轻一掰,就脱落了。有些人不知道怎么摘,去掐、去揪,那就很费劲。”

“老师,请问哪里劳动者比较多啊?”有同学迫不及待地提问,希望画一些大场面的劳动群像。

赵永志解释,因为目前所处的是科技农业园区,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更多依靠科技,人力使用较少。但是在另外的区域,有专门进行培土、育肥的工人,这可以成为大家写生的重点。

在了解农业科技园的过程中,只要看到一线劳动者,师生都会举起手中的相机,抓住自己眼中最精彩的一瞬间。

期待与劳动者一起干活

在大家还在犹豫地选择创作题材时,油画系大四学生毕维维已经拿出速写本,开始勾勒自己眼中的劳动者了:在动物养殖园,一位师傅正精心喂养着兔子。

“好久不画速写,手有点生。”面对普通的劳动者,毕维维还有些紧张。

之前听说要画劳模,毕维维很兴奋,还想着在劳模的带领下,跟其他劳动者一起干点活儿,并且跟大家聊聊工作、生活的话题,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当天,他背着单反相机,边聆听劳模讲解农业科技,边拍照积累素材。

“刚才看那边有个阿姨在擦西红柿,觉得挺有意思的,不过后来好多人围上前拍照,觉得再画就没有意思了。”选择题材也是艺术家不可或缺的能力。

而普通劳动者在工作中那种认真、自然的状态,更是让这些平时大多与艺术、出版行业打交道的年轻人觉得新鲜并为之感动。

一位同学小声说:“原来用劳动、用双手创造幸福,就是这个意思!”

这边毕维维在速写,另一边,几位职工艺术家也忙起来。赵永志与园区的工作人员开始采集土壤进行实验,高学敏、黄国建、邓一民几位职工艺术家赶紧用画笔记录下这个场面。对这些从职工中来的艺术家来说,描绘劳动者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

□本报记者 边磊/文 于佳/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