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借你一双慧眼 远离电信诈骗
用白醋祛除农残 靠谱吗?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4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你一双慧眼 远离电信诈骗
通信行业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带来“机会”,电信诈骗就是其表现之一。电信诈骗常见手段有哪些?用户又该如何应对呢?
 

通信行业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带来“机会”,电信诈骗就是其表现之一。电信诈骗常见手段有哪些?用户又该如何应对呢?

验证码诈骗

区别于目前主流的木马、病毒、伪基站诈骗等手段,前者主要通过伪造的信息、网站等平台实施诈骗,消费者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就可以识别这种骗术。但验证码诈骗手法,全部借用了正规的消息通道,而且手段新颖,相对难以识别。

相关案例

据报道,近日,一北京网民爆料称,他收到一条“订阅增值业务”的短信,根据提示回复了“取消+验证码”之后,半天之内支付宝、银行卡上的资金被席卷一空。

案例分析: 据北京移动相关人士表示,这是一个连环骗术,涵盖了获取中国移动空白SIM卡、网上营业厅自助订阅业务、业务退订、网上自助换卡、139邮箱收发短信等五种业务,除此之外,嫌疑人还精通支付宝、百度银行的改密、绑定流程。

相关案例

据报道,一个许久没有联系的老同学近日突然在QQ上与邹先生寒暄道:“有一个朋友突然遇到了急事需要用钱,但是这个朋友非常好面子,考虑到朋友的自尊心,想借你的银行卡给朋友转账2000元。”邹先生表示,“只需我提供一个银行卡卡号和户名给他,他说先把钱打给我,我再打给相关账户即可。”

邹先生觉得事情蹊跷,就没有发给他账户。数日后,邹先生的朋友上线了,给邹先生发来信息致歉说自己的QQ被盗了,转账信息不要相信。

案例分析: 骗子以转账为由骗取银行账号。一旦收到了银行卡账号和户名,骗子则会以各种理由骗取持卡人手机中的快捷支付验证码。如果骗子掌握了用户的身份证号码和验证码等信息,便可开通快捷支付功能。而快捷支付不需要银行卡密码,骗子便可使用受害人的银行卡在网上消费。

防骗总结:任何索要短信验证码的行为都是诈骗。

短信、聊天软件

链接诈骗

“不起眼”的网络链接暗藏猫腻,病毒短信最常用的三大伎俩:聚会照片、孩子成绩报告单、老公出轨照。如果收到此类带链接的短信,千万慎点,哪怕是发送自熟人的手机号码。

相关案例

有媒体报道,今年4月初,家住海淀的冯女士报警称,她曾收到一条短信,短信发送者自称是学校的老师,这位老师说冯女士家的孩子近期学习成绩下降,并提供了链接可让冯女士点击查看详情。冯女士并未太多考虑就点开了这个链接。

点开链接后冯女士的手机便进入了一个网站。冯女士按照要求点击注册后,随后的10分钟时间里,冯女士绑定在这部手机上的银行卡就被人分5次转走了4122元。

案例分析: 冯女士遭遇的是典型的利用短信链接向手机植入木马病毒为手段的电信诈骗案件。

骗子将事先制作好的木马病毒植入链接之中,冯女士在点击后木马被植入手机,趁机获取手机中的银行卡相关信息后,实施盗刷获利的行为。

防骗总结:链接核实之前不要点。

“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冒充领导诈骗

“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类似此类冒充领导实施诈骗的手段并不新鲜,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该诈骗手段“升级”了。记者身边的一位人士,近日遭到此类诈骗,并造成了经济损失。

相关案例

孙先生刚刚离职后加入某网站报到当天中午,接到了“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的电话。对方自称领导,口气很不好。在接下来的交流中,骗子还告知身份和姓名。孙先生通过询问得知,公司的确有该姓名的领导。

随后,该骗子继续来电说新人入职需要缴纳某些项目的费用,以拿现金不方便等借口要求他用网银转账到某账户,最后达到诈骗的目的。

案例分析: 犯罪分子通过不正当渠道成千上万地批量购买相关信息,部分信息详细到电话、单位、职务、上下级关系等。由于掌握的信息充分,降低了受害人的警惕性。

防骗总结:即使“领导”详尽说出你的信息也要多加小心,如果有银行转账要求,应争取见到本人核实。

□昊天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