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职业院校不能充当“包工头”
让“工匠精神”代代相传
老师让学生互殴 实在太荒唐
让你举报
学校管理手机 不能一砸了之
对环卫工要多份尊重
时刻提高警惕 别让骗子得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师让学生互殴 实在太荒唐

 

微博上有个网友爆料南京一幼儿园有位奇葩老师,学生调皮被逮到,老师的处理方法居然是让学生互殴,还说是这样能发泄掉小男孩旺盛的精力……事实真的如此吗,记者进行了调查。(4月20日中新网)

用“比武方式来消耗体力”老师的教育方式很奇葩,也很傻很天真。也许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如此“组织打架”通过互殴比武的方式来消耗体力,太荒唐。幼儿园的孩子不懂事,追逐打闹是他们的天性,精力旺盛是他们的本能,避免孩子们无休止的追逐打闹不止,不是采用互殴的方式来消耗他们旺盛的精力,而是应该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让孩子们懂得道理,让旺盛的精力用在该用的地方。

“比武互殴来消耗体力”,不仅是一种变相式“相互体罚”,而且也是非常危险的游戏,孩子们很脆弱,打架很可能带来伤害的危险,这个常识老师应该懂得。这是一种糊涂的管理,是惰政式管理,凸显教育方法的黔驴技穷,老师教育孩子方法太简单太毛糙,违背了客观规律,结果好心办坏事。

一位教育家说过,生活中往往充满“但是”,事情本来是这样发展的,但是结果成了另一种样子。这个“但是”告诉我们,教书育人的为师者,对孩子应比母爱更细腻,比父爱更广博,比情爱更质朴,比其他一切亲情更纯洁,更高尚,那种丢掉原则的简单方式,是一种偷懒式的教育,是不作为的简单粗暴,精力用的不是地方。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画出美丽的画图在教育。“因人施教”被恩格斯称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教育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在于良好科学的教育方法,而不是“自废武功”,凭着自己一时冲动想出的怪招和馊主意。“互殴发泄精力”事件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汪代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