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别让讨薪之路充满艰难险阻
拆违要快刀斩乱麻
判决书12处错误 责任心去哪儿了
“蜗牛奖”
遏制银行卡盗刷 人防技防都重要
点菜单为何要收费?
打击“酒托” 要有报警意识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4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判决书12处错误 责任心去哪儿了

 

“共管账户”写成“工管账户”和“公关账户”,“4500万元转让款”写成“45000万元转让款”……海口市秀英区人民法院日前作出的一份民事判决书,文字表述错误多达12处。海口市秀英区法院13日回应称,已启动问责程序,责令承办法官作出书面检讨,对其通报批评。(4月14日新华网)

一份共计20个页码的判决书,居然有明显的内容错误达12处,面对这样一份判决书,莫说是当事人刘先生不服,旁观者也会为之瞠目。

可以说,从一份判决书中,折射司法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如果相关工作人员都能本着对案件本身的公正性,以及对当事人利益负责的严谨态度,一丝不苟地严肃对待,怎么会出现像海口这位法官所作出判决书中的诸多错误?

这些错误中,如果说将“共管账户”写成“公关账户”、“土地面积”写成“提到面积”等,还只是字面上的谬误的话,那么将“4500万元转让款”写成“45000万元转让款”,其恶劣影响则不容小觑,因为这已经直接牵涉到当事人双方的切身利益。试想,若是照此判决书执行下去,有关当事人的利益将会蒙受多么巨大的损失?而这一切,仅仅缘于一纸经不起认真推敲的民事判决书。面对这一纸让司法公正颜面扫地的判决书,怎不让人感觉是“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最高人民法院规定,法院生效的判决书要在互联网全面公布,公众均可随时查阅。不难想见,将这样一份匪夷所思的判决书公之于众,司法权威和社会公信都将遭到怎样的损害?正因如此,让判决书无论是在语言规范还是表述事实上,都力求做到无懈可击,向公正司法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是每一个判决书承办者都须严肃面对的命题。□屈正州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