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身心健康来检验
麻疹并非儿童“专利”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3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什么是好家教
身心健康来检验

 

“中国家庭教育很大的一个误区就是重智轻德”;“家庭教育的眼光要放在未来15年到20年”;“儿童能否身心健康发展是检验家教的标准”……在昨天举办的“家庭 家教 家风——家庭教育大家谈”上,几位专家畅谈对家庭教育的看法,为家长提供家教建议。

“重智轻德”是很多家庭的教育误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孙云晓认为,家庭教育有独特的规律,是否遵循规律,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现在的父母需要新的家庭教育观。

家庭要从以知识教育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格教育为中心。目前中国家庭很大一个误区就是重智轻德,问题在于许多家庭教育的评价,往往是以孩子是不是考上名牌大学为重要标准,这个是对家庭教育的一种误导。

我们不应该把知识教育和人格教育对立起来,应该把人格教育作为家庭教育最核心的目标,因为只有人格健康,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其次,还要引导家长从对孩子指手划脚转变为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信息化的发展动摇了家长的权威地位,理智的亲子关系趋向于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今天的中国出现双向社会化特征,三娘可以教子,子也可以教三娘,父母要调整心态。

还有,孩子在12岁前,特别是6岁前如果不能跟父母建立起亲近、依赖的情感,他很难有安全感和幸福感,这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好的亲子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新的家庭教育观核心内容是强化主体责任,促进家庭建设,健全人格教育,尊重儿童权利,全家人共同成长。

家庭教育的对象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小波发现很多家长有焦虑,特别追求完美,担心孩子怎么不追求上进,什么事情都得过且过,以后上学了怎么办?“家长在孩子幼小衔接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焦虑感,是学区房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如果一个家庭是紧张的,这个社会就不会放松。家庭的紧张来自于社会心理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情绪的弥散性,对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造成家庭教育中家长输不起。

再有,很多家长无法缓解焦虑,既希望孩子有快乐的童年,又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不了好学校,所以社会上培训机构火爆,从学前教育就开始各种补习班。孩子的各种性格如果不符合期待,家长也非常焦虑。

如何让家长稍微放松呢?首先,家庭教育要面向未来,眼光放在未来15年到20年。教育孩子真正的成果不是今天显现出来的,是等到孩子三四十岁当了社会栋梁的时候,成果才会显现出来。不是孩子考上好高中、好大学,出国了就算,出国后自杀的孩子也有。真正到了他成家立业的时候,能不能平稳地找到一个喜欢的人,一份喜欢的工作,在社会上能够立足,才能判断。

家庭教育的对象不是孩子,而是家长。以前的家庭教育大部分是在孩子身上使劲,实际上应该教育父母的心智成熟,如果家长真能承担起他们的责任,孩子就用不着刻意去教育。

儿童能否身心健康是检验家教标准

石家庄铁道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薛静表示,家庭教育做得好不好,检验标准就是儿童是否得到非常好的身心健康发展。过去有传统观念,要求孩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从家族的角度去塑造。

现在有一种新的观点,孩子应该有责任,有担当,承担起国家复兴使命和职责,需要自立、自信、自强,要有健全的情感,平等、民主的参与意识,独立的人格,有自我发展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塑造能力,符合未来发展要求,而且具有现代科学知识,有道德素养。

谁不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但是方法有时候不太对,一个可能是过于严厉,所谓棍棒下面出孝子;第二个是过于溺爱,放任不管,这都存在问题。

本次活动由市妇联主办,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和父母必读育儿传媒承办。市妇联表示,今后将充分发挥首都资源和家庭工作优势,持续举办相关活动,推动建立家庭工作智库团队,为加强家庭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本报记者 任洁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