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市发布“和谐宜居之都”指标体系
今年聚焦“治散煤”“净四气”“降三尘”
什刹海中心湖区开航
百万株春花 绽放植物园
12333社保热线30日开办现场咨询
本市今年入春日为3月16日
东城359项政务服务可在线办理
依托科技项目推杀虫剂替代轮换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3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市发布“和谐宜居之都”指标体系
交通、空气质量、水资源等部分领域仍需重点改善
 

本报讯(记者 任洁)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昨天发布“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果。2015年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总指数为118.9,与2020年目标相比,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的较好水平,但交通拥堵、空气质量、水资源匮乏等部分领域仍需重点改善。

据介绍,统计部门会同中科院等院校专家和市相关部门,探索建立了“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涵盖5个方面、35项指标,结合北京特点,提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指安全稳定、生活便捷、环境宜人、社会和谐、开放包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协调的大都市,是具有较高国际认可度的高品质城市。

指标体系包括“城市安全”、“生活品质”、“环境宜人”、“社会和谐”、“开放创新”5个方面,突出以人为本,选取贴近居民工作生活、关注度高的公共服务、住房、就业等指标;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重点问题为落脚点。

监测评价结果表明,“十二五”时期,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稳步推进,和谐宜居总指数逐年上升,年均提升3.8个点。2015年总指数增幅居历年首位,其中“城市安全”和“环境宜人”领域增长幅度均居历年首位。

从评价结果看,部分领域仍需重点改善:第一是交通拥堵需继续缓解,中心城路网早晚高峰时段拥堵指数峰值仍然较高,轨道线网密度明显偏低,拥堵比较严重;第二是空气质量需继续改善,PM2.5年均浓度仍超国家标准;第三是水资源匮乏短板依然明显,北京人均水资源量占国际缺水警戒线水平不到15%;第四是开放包容程度需继续提升,入境旅游人数近年来连续下降,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与伦敦、东京等国际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