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想不到没土也能种出蔬菜”
业务大赛让职工大放光彩
“走进期待又不曾去的地方”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1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8万中学生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
“想不到没土也能种出蔬菜”

 

“今天我看到了能倒着长的植物和能感知环境的植物,学会了如何配比植物营养液,回家我也要试一试。”上周末,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科技展示园里,来自门头沟京师实验中学初一(4)班的刘一林和其他19位来自不同区县、不同学校的同学一起,利用两个小时学习了“无土栽培的自动供液系统”,上完课他兴奋地向爸爸汇报。

刘一林上小学时,在一次社会大课堂中第一次接触到无土栽培,觉得很神奇,很想知道没有泥土如何能种出蔬菜瓜果,之后他在网上搜集了不少资料。今年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开始选课后,他一眼就看中“无土栽培的自动供液系统”这门课,而且很幸运地选上了。

昨天早上7点,刘一林就和爸爸出门了,坐了近两个小时的车赶到上课地点。植物为什么可以长在墙上、空中、房子里?机器如何将一滴滴营养液送到每一株植物底下?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哪些营养?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科技展示园老师的带领下, 刘一林先到人工光植物工厂、自然光植物工厂、智能灌溉系统等场馆参观,了解学校没有的资源,随后跟随着老师开始学习自动供液系统的运作原理,制作自动供液系统装置,调配植物营养试剂,最终自主设计了一份可以自动供液系统的草图。“回去后,我准备在家先试验,如果成功了,就在教室里进行无土栽培实验,进一步研究无土栽培。”刘一林说。

当天,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苟仲文一行来到展示园,视察北京市开放性科学实践课程的开展情况,了解学生们在展示园的活动实践情况。“这些孩子们都看了吗?”这句话成为苟仲文书记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说,“园区的这些资源是学校所不能提供的,通过这样的参观、体验、学习,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孩子从小就敢想。”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科技展示园邹丽副总经理介绍,该园整合园区内及农科院的专家资源, 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中开设了“绿魔方”和“无土栽培的自动供液系统”两门课程,把对农业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织到一起,让他们近距离了解现代农业的种植方式, 养成对现代农业的浓厚兴趣 。开课以来场场满员,农业中的高科技对学生们很有吸引力。展示园还设计了学生活动任务单,学生手持任务单,就可以对课程的目的和进程一目了然。

截至2015年11月26日,全市应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学生有88776人,其中自主选课42484人,团体预约16087人,送课到校30205人。

□本报记者 任洁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