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红迷嘉年华” 打造红学最大盛会
《移动迷宫2》
京津冀“非遗” 展各地民俗风情
《史努比:花生大电影》
麦子店 社区文化季开幕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京津冀“非遗” 展各地民俗风情

 

本报讯(记者 马超)10月30日,京津冀“非遗”舞蹈和民间传统舞蹈展演在北京月坛体育馆举办,从京津冀地区一百多个节目中脱颖而出的16个节目参加展演。现场既有入选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狮舞、京西太平鼓、霸王鞭等舞蹈,也有充满浓郁地方风情,特色鲜明的民俗舞蹈。

此次活动是由北京市文联、天津市文联、河北省文联主办,北京舞蹈家协会、天津市舞蹈家协会、河北省舞蹈家协会承办,是落实京津冀三地文联在京签署的《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的一次具体行动,旨在为了充分展示京津冀区域文化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展演现场,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文化馆、北京市门头沟区京西太平鼓民间艺术团、天津北辰区文化馆、天津汉沽文化馆龙舞飞镲老会、河北省沧县龙凤特技舞狮团等演出单位为观众献上了《京竹声声》、《鼓舞太平》、《津门太平鼓》、《汉沽飞镲》、《狮舞》等精彩的舞蹈节目。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成为当代舞蹈艺术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人们已经日渐深刻认识到作为草根文化的民族民间舞蹈,它蕴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理念、情感、习俗、生活方式,是表达民族认同感和历史感的重要方式,正是因其文化内涵的包容性才长存于历史流变中。京津冀“非遗”舞蹈和民间传统舞蹈展演汇集了京津冀三地的“非遗”保护项目和民间传统文化项目,在展演现场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受到了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

京津冀“非遗”舞蹈和民间传统舞蹈展演的成功举办,在充分展示京津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反映了京津冀地区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提升了京津冀地区民间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报记者 马超/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