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永乐文化创意园: 老厂房一年吸引文创企业3000家
北京毕捷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老国企带着新希望再次起航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10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乐文化创意园: 老厂房一年吸引文创企业3000家

 

行驶在丰台区造甲街上,远远地就能看到一些年代久远的水塔和烟筒,这里就是曾经的京棉集团丰台棉纺织分厂。如今,外墙挂上了永乐文化创意园标识,原先的老厂房已经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地,在不远的将来这里还将成为又一个“车库咖啡”,聚集大量初创期企业。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片占地40多亩的厂房就已经不再生产棉纺织品,而主要用来进行物业出租。2013年,北京纺织控股公司旗下的永乐颐康公司,在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将老棉织厂改造成为面向中小企业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初创期的企业提供工商注册、财税服务、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由于缺乏资金,很多创业者在创办公司的初期,负担不起写字楼的租金。然而,缺乏办公地点,又有可能成为他们在工商注册时的拦路虎。“为了鼓励投资创业,丰台区去年下放了虚拟注册的资质,我们的平台通过竞标,获得了为企业提供虚拟注册的资质。”京棉集团永乐颐康公司副总经理周晓宇介绍道。

所谓虚拟注册,即创业者可以使用虚拟地址注册公司,实际办公地点可根据条件自行选择,这样可节省大量的成本,而且合规合法。自去年9月运行以来,通过虚拟注册等服务,已吸引3000家企业入驻。

然而,虚拟注册只是平台提供的众多服务中的一项,产业园还为注册的企业提供了“企业云服务平台”。这个智能服务平台能给初创企业免费提供办公管理系统、网站建设模板等企业IT建设与宣传推广所需的功能。此外,平台还配备了企业秘书,定期与企业保持沟通,询问发展进展情况,并且负责企业的信件收发、政策咨询。

“今年一月,我们上线了这个云服务平台,在我们这里注册的3000家公司都可以获得免费的办公系统、智能建站等IT服务。”周晓宇告诉记者,对于初创企业对IT方面都有需求,但往往不愿意花钱,同类的办公系统花费至少在5万元。通过他们的指导,初创企业不需要聘请具有专业IT背景知识的职工,就可以建立起承载发布信息等功能的简单网站。日常的文件传送、工作审批、内部邮件、流程审批等更是不在话下。

除了技术问题,对政府政策的不了解也成为一些初创企业遇到的难题。“我们不仅欢迎他们来咨询相关政策,还会组织他们进行一些政策培训,定期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去参加政府会议。可以说是一个企业和政府对接的桥梁。”周晓宇笑着告诉记者。

记者还了解到,一些初创期企业的负责人对税收问题的了解并不深入,他们大多选择了使用零报税的方式。在周晓宇看来,这样的方式有很大的弊端。“如果造成太多的零报表,将来对于企业后期的融资、企业的持续发展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公司还会对企业进行指导,教授他们如何享受政府的减免税收政策。

距离丰台区的高科技园区总部基地只有两公里,紧邻未来地铁9号线和16号线的换乘站,良好的地理位置使得永乐文化创意园的未来有着广阔的空间。永乐颐康公司计划着下一步将产业园打造成下一个中关村的“车库咖啡”。

“小微团队在创业前期准备阶段,可能只有三五个人,我们希望给他们提供工位,用低廉的价格,把它们吸引过来。”周晓宇介绍说,“这种出租方式可以非常灵活,不仅按工位个数出租,还不限定与传统的办公室租赁必须租满一个月或一年,可能只租几天都可以。”

在周晓宇的脑海中,这片老厂房中的一间库房将被主要用于实现这个设想。如今,场地已经腾清准备就绪,设计师也在进行规划设计。

“集聚性、开放性的办公方式,可能一张大桌子被分成若干工位租给三家公司,不打隔断,形成一个互动、交流的环境。举行沙龙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找导师在这里进行培训,或者进行项目路演等。”周晓宇说,这是通过最近进行的调研,从中关村那里学习来的模式。“我们也想用现有的资源,把在我们这里注册的公司整合形成社群的概念,使他们之间互动起来。”

如今的老厂房里停满了小汽车,行走着穿着时髦的白领,只有被当作工业遗迹展示的织布机,和那个水塔、烟筒,还在诉说着这片土地曾经的故事。

□本报记者 刘欣欣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