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追踪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新增景观成市民郊游好去处
■开栏的话
奉献青春惠人民
回龙观征集创新社区徽标LOGO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5年10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兴完成平原造林任务
新增景观成市民郊游好去处

 

2012年,北京市启动了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四年的时间过去了,各区县担任的造林任务完成的如何呢?日前,大兴区发布消息,圆满完成造林任务,全区平原造林20.1万亩,植树960余万株,西红门镇老三余、西红门二村,旧宫小街等新增12处千亩以上森林景观,各种林木高低错落、色彩斑斓,成了广大市民郊游赏景的好去处。

腾退工业大院还绿 搭配种植四季有景

“这儿原来是一片老工业大院,环境脏乱差程度可以想象。”西红门镇副镇长白艳英介绍,西红门镇近10平方公里的工业大院通过城乡规划优化调整,腾退近8平方公里用于还原城市绿地,集约利用2平方公里土地用于发展产业。

记者站在西红门镇老三余村原先的拆迁地块上看到,一片片新绿一字摆开,整齐排列,组成长条形方阵,横亘在绿化带中间,棵棵小树吐露着新芽,大型的森林景观初步显现。

记者了解到,不光西红门镇动静大,其他乡镇也有大动作。通过“拆除建绿、见缝插绿、人性化增绿”,城乡结合部地区平原造林地块,绿色廊道大骨架愈加丰满。西红门镇老三余、西红门二村,旧宫小街城乡结合部地区新增千亩以上森林景观12处,形成别致景观,极大地改善了区域综合环境,为周边居民提供了踏青赏绿、健身休闲、干净整洁的绿色空间。

白蜡、国槐、银杏、油松……园林绿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种植上更注重“生态优先,自然和谐”的原则,在颜色的搭配上,形成林木层次分明,色彩艳丽的景观效果,平原造林讲究搭配种植才能真正做到“四季有景”。“10月底11月初,这里的银杏叶正美。”工作人员指向对面处的一片银杏林,树木犹如一盏盏金灿灿的指明灯照向远方。

造林造景相得益彰

“三廊”架构初具雏形

正在大力建设的北京新机场,如今不光是一片拆迁的狼藉,沿着大兴地界的永定河左堤路走,您会看见两旁有许多成片的“森林”。走在里面,空气清新不说,悠闲感油然而生。

大兴区境内永定河全长56公里,受历史上泛滥决口影响,形成全区60%以上沙化土地,“风来滚沙丘,雨来水横流,四季都有灾,十年九不收”、“春熬硝,夏打草,秋捕鱼,冬天跑,来年还是那件破棉袄”这两段民谣,是大兴区永定河历史上恶劣生态环境和贫穷落后面貌的真实写照。

多年来,大兴区通过治沙造林,特别是抓住平原造林的契机,本着“有水则清、无水则绿”的思路,以乡土树种为主,增加彩色树种,丰富景观内涵,拓展综合功能,在河堤两侧2公里范围内,“生态长廊、景观长廊、致富长廊”架构初具雏形。如今,沿着左堤路一路观景拍照,已成为广大市民最为惬意的一种选择。

通过3年建设,完成永定河沙荒地造林3.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新机场周边绿化“几何状、大色块、大绿、大美”成效凸显,为打造“国门印象”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记者了解到,除了永定河沿岸“三廊”平原造林地块外,大兴区在京冀交界及友邻兄弟区县镇形成魏善庄镇等两万亩以上森林组团4个;礼贤镇等一万亩以上森林组团5个。森林规模和集聚程度显著提高,极大地改善了新区生态形象。

引入市场运行机制

造林养护严格考核

大广高速、京沪高速、京沪高铁、104国道、六环路……记者了解到,大兴区的平原造林工程将5条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宽、加厚,丰富景观、改善形象、生态防护的三大功能得以明显提升,绿色廊道的大骨架愈加丰满。

“三分造,七分管”。对于养护管理体制机制,大兴区实行区园林绿化局、镇政府(镇林业站为主体)、养护企业逐级对上负责制。其中区园林绿化局负责行业管理工作的全区统筹,各镇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镇林业站(为主体)代表镇政府对养护企业行使监督管理责任,养护企业负责具体养护工作。各镇政府(有林单位)通过组建政府独资、政府控股、社会招标等方式确定养护管理公司。

记者了解到,目前,魏善庄、庞各庄、榆垡等8镇以镇政府独资形式组建养护公司,养护面积55740亩;采育、北臧村、旧宫等3镇成立镇政府控股养护公司,养护面积22650亩。西红门、亦庄、礼贤等3镇以及永定河管理所、亦庄建发局、生物医药基地等5个有林单位通过社会招标产生中标企业接管养护工作,养护面积8580亩。

□本报记者 孙艳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