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拾书箱时,意外地发现了我的第一个剪报本。这上面不仅粘贴着1984年至1987年我在多家报纸上发表的几十篇稿件,而且还有7张发稿通知单和稿费汇款人的简短附言凭条。就像买彩票中大奖一样,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实在是太珍贵了。
1987年,是我给报纸和电台写稿子的第四个年头。但如果从参加过报社的培训,能把稿子写得有点模样来说,只能是刚刚迈进新闻门槛的第二年。那时候我写稿的热情非常高,同时担任了《黑龙江日报》、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等七八家新闻单位的通讯员。由于大量刊登稿件,收到的稿费单子和发稿通知单也源源不断。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收集粘贴剪报时,把1张发稿通知单和6张汇款单上的汇款人简短附言凭条也粘在了上面。时隔28年后,这些单子和凭条竟然成为了我积极给新闻单位写稿的历史见证物和宝贵的纪念品。
在一张巴掌般大小,因年代久远纸张发黄的发稿通知单上填写了这样的内容:“刘海楼同志:来稿抓安全工作已于7月4日本台新闻节目播发,仅此敬告致谢。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87年8月17日。”同年7月8日,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汇款单上的汇款人简短附言凭条,播发稿件标题是《龙卷风到过之后》。那时不像现在这么先进,能用电脑在上面直接打字,而是把发稿日期、节目名称等刻在一枚大手戳上,盖在汇款人筒短附言凭条上,并在空格位置用钢笔填写上相关内容文字。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的好几年里,我发稿达到第一次持续高峰,仅仅在报纸上平均每天发稿达到1.6篇,有时还超过2篇。为此收到的稿费单子、发稿通知单也特别多,令人遗憾的是当时只想着要钱取稿费了,没有更多留下汇款人简短附言凭条和发稿通知单。因为那时候我下乡返城刚六七年,上班每月工资是普通工人最低档的35.19元,家里生活十分拮据。可写稿每月却能收到几十元或超过百元的收入,这对支撑我们家的“幸福生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从1984年我在报纸上发表第一篇稿件开始,到现在已经有31年的写稿经历了。到底发表了多少稿件,我也记不清了,但值得庆幸和珍惜的是保留下来了这些宝贵的发稿通知单、汇款单上的汇款人简短附言凭条。我要以此来激励鞭策自己,继续努力。
□刘海楼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