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融入一生的 红色经典书籍
中秋,回家团圆
永远的 中秋思念
那年中秋,我在上海摆地摊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9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入一生的 红色经典书籍

 

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我们,都是伴随着红色经典书籍成长起来的。

那个时候,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党领导的伟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如火如荼,人民过着安定幸福美好的生活。为了不忘历史,作家们以饱满的革命热情,用手中的笔尽情地讴歌着我们的党,讴歌我们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创作出《红日》《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我们播种的爱情》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红色革命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品,深深地影响和教育了我们那一代人。

记得我上小学时,开始学习《刘胡兰》《小兵张嘎》等红色书籍的篇章,文中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我幼小的心灵。每次读完都如痴如醉,热血沸腾,从心中万分钦佩书中的少年英雄。我曾单纯地想,要是我也生在那个年代,面对着凶恶的敌人大声地说道:“我就是小八路!”那得多自豪和让人羡慕啊!

我上中学时,正赶上文革,许多红色经典书籍被诬为“毒草”。那几年,我只能偷偷地找来看,陆续看了 “文革”前出版的《红岩》《红旗谱》《保卫延安》等一批红色经典书籍。我从书中感受党领导的艰苦革命斗争,感受到那些革命烈士为了远大共产主义理想、为了建设新中国、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

1977年,我进了工厂。那时“文革”已经结束,红色书籍都在陆续平反昭雪,我又读了许多书,其中《把一切献给党》主人公吴运铎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吴运铎是一个工人成长起来的红色军工专家,他利用简陋的工具,不断攻关,造出大量枪炮,为部队赢得最后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试验中吴运铎曾多次负伤,手眼都残疾了,但顽强地坚持研制,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良好品质。作为一个年轻工人的我,觉得应当像吴运铎一样学习工作,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贡献力量。我当时在厂里负责涂料油漆生产工艺,我不断搞试验,先后开发出10多项新产品,多次受到厂里的表彰。

从学校到工厂、到机关,再到今天的单位,我走过了人生的童年、青年、中年,现在已进入了生命的暮年,一直没有停止对红色经典书籍的阅读。在我书橱里的几千册书籍中,有相当部分是红色经典书籍。现在有许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红色书籍再版重印时,不管价钱多贵,我都会千方百计地买回来,而且反反复复地重读。现在一看到这些红色书籍,我就会回想过去的那个年代,回想起当年读书时的情景,都会深深地感激它对我人生的启迪和教育,慨叹那永远不能回返的人生美好光阴。

是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我们,对这些红色经典书籍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人生情结。可以说,从童年、青年到今天生命的暮年,红色经典书籍融入了我的一生,伴随着我成长和成熟,成为我人生重要的一部分,也不断影响着我的思想、生活、工作、事业,给我人生的信念和教育,给我人生的充实和启迪,激励我一直在追求着人生的奋斗和奉献。

□王建成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