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栅栏设计社区 亮相国际设计周
《一夜一生》
世界大学生魔术师昌平斗法
西城办抗战题材书法摄影展
《琅琊榜》刘涛坠马险受伤
《小手冰凉》
抑郁症患者如何用药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5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连载(之十五)
抑郁症患者如何用药

 

【编者按】本文作者张进是一位资深媒体人,现任财新传媒编委、《中国改革》杂志执行总编辑。三年前,他得了抑郁症,病愈后自学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结合自身体验写下《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这本书。该书即将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本报先期连载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余金龙医生也认为,药和药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就看怎么用。

他撰文称:“同一种药物治疗同一个病人,有的医生用起来疗效好,并且副作用小,有的医生用起来不仅疗效差,副作用也大。为什么?经验使然。有的好医生,几十年来长期大量用某个药物,就会摸透那个药物的特性,熟知如何将那个药物的疗效发挥到最佳,如何将其副作用减少到最小。”

他举例说,中山三院有位老专家特爱用奋乃静,广州市脑科医院已故陈院长特爱用舒必利,还有一位主任偏爱用丙戊酸钠。这些普通的药物在这些老专家用来,通常疗效就比其他医生好,副作用比其他医生少,为什么?他们几十年来长期大量用某个药物,就会摸透那个药物的特性,熟知如何将那个药物的疗效发挥到最佳,如何将其副作用减少到最小。

对医生来说,技艺高低就在于如何将某种药的疗效发挥到最佳,以及将该药的不良反应减少到最小。

如何对待副作用

药物副作用是患者自我救赎之路上的大敌。毋庸讳言,副作用确实存在,有的表现为口干、视力模糊、排尿困难、便秘、轻度震颤及心动过速等,有的可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嗜睡、无力等症状。

不过,副作用也没那么可怕。很多患者一打开药品说明书,就被上面列举的密密麻麻的副作用吓倒,不敢吃药。其实,西药对于副作用,是“丑话说在前头”。西药上市前,要进行多期药物实验,只要任何一名患者出现一种副作用,说明书都会把它列举出来。事实上,出现这些副作用的概率非常低。

患者还应区分不适感究竟是症状,还是药物副作用。症状和副作用往往接近,如果把所有的不适都归为副作用,患者就可能不堪忍受而中断治疗。

副作用也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副作用的大小和患者本身体质关系很大,与他服药时的内环境有关,包括心理状态。当患者身体状况较好时,他对于药的耐受性就很好。例如躁狂时很多病人不觉得药物有什么副作用,抑郁时就会觉得很难接受。

我个人的观点是,对于疾病和副作用,应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无论如何,副作用和抑郁症对人的精神、肉体的摧残相比,微不足道。

经常是这样:当你服药未见效时,你对副作用感受非常强烈,对所服的药无比仇视,每一次服药,都要作心理斗争;一旦见效,药还是同样的药,你再看它,就会觉得非常亲切。

一位网友给我留言道:“犹记得自己好的那一刹那,恨不得跳起来跑出去拥抱全世界!”

——当你感受到药物把你从深渊里拯救出来,一点点副作用又算得了什么呢?(待续)

□张进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