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百万慈善义工的领路人
组织“微活动”增强工会吸引力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排优秀义工免费体检 吸引更多人员投身公益 ■定期举办公益团体交流 鼓励草根组织参与慈善 ■率团队在站台接送旅客 四年间服务人次近千万
北京百万慈善义工的领路人
——记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秘书长、全国劳动模范陈志斌
 

瘦削、声音强劲有力、眼神中透着睿智决断,近日记者采访了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秘书长陈志斌。记者出现时,陈志斌和他的伙伴们正在商讨慈善义工协会应急救援总队的筹备事宜。说明采访来意后,陈志斌讲起了他跟慈善义工事业的不解之缘。

为优秀义工免费体检

吸引更多人加入慈善

陈志斌对“义工”这个词并不陌生,在光彩利民社区服务中心工作时,他就经常做志愿服务,去敬老院照顾老人、看望脑瘫儿童,助残扶弱一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2010年,他有一个去美国考察当地义工的机会,陈志斌发现在美国做义工是件非常普遍的事。而每每提起中国公益事业,外国人总表现出一脸的不屑。“当时也算是赌气吧,想为中国人争口气,于是就下了做公益的决心。”

“我那时完全是门外汉,自己查资料一点点去了解什么是民间组织,分哪几类。”在摸索中前进的陈志斌,每一步走得都很不易。学习相关法律就用了一星期时间,一点点弄清成立协会需要走的程序,就连协会名字的注册也几经波折。陈志斌认为做义工也是一种慈善行为,拟定协会名称是“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

创立之初, “我和几个创始人都觉得一腔热血有了施展的平台,开始大量组织活动”。慈善拍卖、救助流浪儿童、社区义演,协会的义工们活跃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起步后的快速发展实则存在隐忧。很长一段时间里,慈善义工协会的活动缺少计划性,很多人的热情开始减退,资金也愈发紧张。“慈善义工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是义务的,可组织慈善义工参与义务服务是有成本的。”组织活动从前期调研、筹备到后期总结需要的是一个团队,维系一个团队要求慈善组织有“造血”能力,不能一味依赖“输血”。

面对困境,陈志斌从国家的政策中找到了解决的钥匙。社会组织可以收取会费,募集的善款能产生利息,政府也可以购买组织服务。陈志斌在协会设立了筹募部、财务部等“七部一室”,对收入支出、活动筹备等事务进行具体规划,通过与北京市各委办局合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申请政府岗位购买等方式,协会渐渐走上良性运作的正轨。

为鼓励义工的善行美德,协会还会不定期为优秀义工安排免费体检、出游、出行等活动,鼓励市民“做好人”。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通过口口相传加入到慈善义工的队伍里。

率团队在站台接送旅客

四年间服务人次近千万

经历了创办时的不成熟,陈志斌开始更理性地看待义工这一行业。“慈善公益事业不是依靠一群人的热情,既然由专业的人来做,就要做专业的事,既然有了协会,就应该发挥职能和影响力,打造一个让好人认可、成长、信赖的平台。”慈善义工协会需要转型,也需要做出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

2012年春运成了一个契机。基于“实名制售票”和“停售站台票”两项政策的出台,旅客亲友无法到站台接送,陈志斌与北京交通广播商洽,达成合作意向,在北京西站连续4年共同主办“慈善义工送爱回家”的大型公益义务帮扶活动,为旅客提供问询、疏导、帮助弱势群体进站上车等义务服务,由北京交通广播全程予以宣传支持。活动受到了出行旅客和北京西站地区管委会的一致好评,万余名慈善义工参与服务,近千万出行旅客通过此次活动受益。

2011年12月22日,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发起第一届“北京精神,北京榜样——寻找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大型文化系列活动,在全市100万慈善义工群体中通过寻找“身边人、身边事”的形式,宣传表彰长期以来利用个人的时间、资源、财力从事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人士和团体。在征集过程中,很多默默奉献多年的民间人士涌现,82岁的王中平老人在社区义务捡狗粪十年;工程师燕兆时放弃待遇优越的工作,成了打工子弟小学校长,自掏腰包,承担了整个学校的运营工作……这些感人的事迹通过北京电视台等媒体传播开来,在全市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影响。

定期举办公益团体交流

打造市级“枢纽型”组织

经过不懈的努力,2014年,协会被认定为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主要负责本市大型非公企业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各级各界义工机构、个人的联系、服务和管理。这标志着协会的身份由“运动员”转型为“教练员”。

为实现“枢纽型”社会组织价值,协会开始定期举办公益团体交流行活动,鼓励草根组织参与和发表自己对慈善公益事业的看法,提出困难,由协会代表草根组织与政府单位协调,为草根组织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陈志斌说,有的团体缺办公地点,协会就积极协调街道社区,有的团体缺运营经费,协会就协助申请政府项目、岗位购买资格。

2015年,在陈志斌的带领下,协会正在全力打造专属首都志愿服务领域的“好人基金”暨“北京慈善义工发展服务基金”。基金将通过线下+线上联动的方式,由传统筹募方式义卖、义演、捐赠与互联网众筹相结合,参照海外慈善公益团体的先进发展模式,打造品牌线下工程。

对话陈志斌

记者:听说协会不仅致力于国内的慈善救助,之前还远赴尼泊尔参与地震救援,能否简要介绍一下?

陈志斌:尼泊尔地震发生后,我们共收到意向前往震区参与救援的志愿者报名申请100多份。经选拔,首批8名队员前往协会尼泊尔分会参与救援。这次救援总体来说,非常成功。

记者:当前民间自发救援有哪些不足?

陈志斌:在遇到自然灾难时,中国的民间自救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有很多好心人愿意献出他们的爱心,但是,中国的民间救援还很不正规,存在无序化的状态。

记者:在您看来,成立义工协会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陈志斌:慈善义工协会马上就成立5年了,义工注册量接近百万,我希望可以持续推动和提高慈善义工组织和个人的政治待遇和社会美誉度。

慈善义工协会做好事最大的意义,就是共同用实际行动向社会诠释“好人必成社会主流”的社会价值取向。

□本报记者 余翠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