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一盒仅售7.8元的普通药,在医院里时常难觅踪影,黑市上却卖到数千元。记者调查发现,关键时刻一些能救命的廉价好用药在现实中却成为“孤药”。廉价救命药缘何“一药难求”?(9月15日《北京晨报》)
现实要远比我们所了解的还要严峻,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我国廉价药品正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除了新闻中出现的这个治疗婴儿痉挛症的注射用促皮质素之外,像是氯霉素滴眼液、红霉素药膏以及被全国上千万甲亢患者视为“救命药”的他巴唑等等价格便宜、疗效又好的药品,都正处于或曾经处于无药可求的境地。
导致此类药品利润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定价机制过于僵化,一些药品的最高限价多年未变,但是成本却大幅度上升。二是在目前的药品招标过程中“唯低价是取”的原则,看似维护了患者的利益,但客观上却让一些中小药企为了顺利中标,就采取偷工减料、减少工艺环节等手段降低成本,以超低价格冲击市场。要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需要职能部门在严格药品审批的基础上,建立动态灵活的调价机制,实时监控药品的生产供应情况。同时要建立完善廉价特效药储备制度。
企业有了继续生产低价药品的动力,药店、医院也有利可图,这些物美价廉的低价药品,才会重新回到药店的柜台、医生的处方。
□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