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守护老年病患的“白衣天使”
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减压阀”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5年9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淀区总工会调解中心调解员黄虓
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减压阀”

 

尽管是站在“80后尾巴”上的年轻职工,但海淀区总工会调解中心的调解员黄虓已经算是一个“老人”了,五年的一线调解经验让他不管是处理棘手的劳动纠纷还是辅导企业进行合法用工都显得“轻车熟路”。凭着自己的一股“执着”劲,从2010年10月到调解岗位至今,不仅成功调解了近百件争议案,更是情理结合,做到案结事了,得到了申请人和单位的一致认可。

谈起自己劳动争议的调解工作,黄虓有着自己的体会,他不仅累积了好几种调解方式,并不时的将自己的调解心得和其它调解员进行交流,提升调解技巧,碰见典型案例,还会及时的整理并编写成册。2013年6月,职工靳某通过12351热线申请了劳动争议调解,通过三级服务平台,该派单来到了海淀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受理后,黄虓发现该案件棘手的地方不仅在于双方对相关的法规理解不全,各执一词,更在调解中心的第一次会面中就情绪激动,完全无法平静的交流。

根据经验,黄虓采取了“背靠背”调解方法,先利用了一周时间着重对双方进行了单独调解,阐明双方的诉讼风险,并针对案件做出了详实的调查取证工作,并对保险,协议及其他事实问题做出了大量书面笔记,得到双方的认可。“先让双方能坐在一起,才有可以继续谈下去的可能”,黄虓告诉记者,对于一开始就无法调和的争议,他先做的就是缓和双方的情绪,先做“减压”工作。黄虓的这种细心和耐心的工作态度促使双方态度开始缓和,并愿意坐到一起接受调解,最后,在他和几名工作人员一致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两万余元。

经过本案的调解,劳资双方对黄虓的调解过程都表示了肯定,并依照调解协议履行了双方的义务。事后企业还主动回到调解中心,接受企业合法用工的相关指导,表示希望能更好的规范自身违法行为,将劳动争议杜绝在萌芽阶段。

在调解工作完成后,调解员的工作并没有完成,负责调解案件的调解员还需要做好案卷的归档及报送工作。在由黄虓负责争议归档工作期间,海淀区劳动争议案卷已经连续两年时间报送通过率100%,得到了北京市总工会的好评,并邀请海淀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对案卷归档工作做了多次的全市经验交流。他的细致、耐心也陆续获得了2011年度海淀区优秀志愿者和2013年度北京市优秀工会工作者等荣誉。黄虓表示,目前多方调解机制下,不少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难度比原来大了很多,目前他也在承担中心的企业合法用工指导工作,希望今后调解组织也能通过多普法、指导企业合法用工的方式能从源头上化解劳动争议的发生。

□本报记者 闵丹 文/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