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东城区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验家庭医生式综合诊疗服务模式和“云医疗”服务。
预约就诊打造
优良就医环境
上午10时,80多岁患有多种慢性病的李奶奶,在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去年在服务中心成立之初,中心全科诊疗科的周医生就给李奶奶建立了健康档案,并签订了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
在就诊大厅,按照上次就诊时责任医生为自己预约的就诊时间,李奶奶拿着预约条,直接在取号机上刷预约条上的条形码取号,凭预约条上的条形码还可以自主打印上次就诊时的化验结果。在等待就诊的过程中,李奶奶又在护士的协助下在健康小屋进行了基本健康信息自测。责任医生优先叫号就诊后,李奶奶于10时30分完成了自己的诊疗过程。预约就诊省时省力,自己的责任医生十分了解自己的病情,李奶奶对自己的就诊过程十分满意。
李奶奶的就诊流程,是东城区近年来打造的以“信息化支撑、责任制管理、预约式服务”为特色的家庭医生式综合诊疗服务模式。预约诊疗是家庭医生式诊疗服务的重要环节,其意义是签约责任医生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服务,并为患者就医提供一个有序的就医诊疗环境。
为深入推进家庭医生式综合诊疗服务模式,充分利用东城区社区卫生信息平台优势,深化家庭医生式服务内涵,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制定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式全科诊疗综合服务模式的工作方案》,投入专项经费用于全科诊疗综合服务模式信息系统研发、就诊环境建设、服务流程改造和就诊显示屏、叫号机等配置。“目前,在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实现了以‘信息化支撑、责任制管理、预约式服务’为特色的家庭医生式综合诊疗服务模式,全区共组建154个全科团队,累计签约居民52.33万人,签约人数达到了全区总人口的57.44%。”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任王建辉告诉记者。
社区卫生首现
“移动医疗箱”
在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一种非常便携的“移动医疗箱”。社区医生通过携带便携式“移动医疗箱”,可深入到社区、学校、家庭、老年公寓等场所,为社区居民进行身体常规健康参数采集。同时,在家庭医生式综合诊疗服务模式中,居民到社区卫生机构就医候诊时,可以在健康小屋进行健康信息采集。记者仔细看了一下,“移动医疗箱”中包括便携式心电仪、人体脂肪测量仪、血压计、血糖测试仪和脉搏血氧仪等设备。所有设备均内置无线上传模块,测试完毕后无需手动设置,数据自动上传至“东城区移动医疗云平台”,并与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中的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同步。
目前,东城区已经实现了社区卫生移动医疗“云服务”模式在全区所有社区卫生中心和3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推广应用,一期配备了50台便携式“移动医疗箱”,平均每个“移动医疗箱”服务慢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不少于300人。自3月份启动社区卫生“云服务”以来,各社区卫生机构共制作发放社区卫生“云服务”宣传折页15000份、为居民办理移动医疗“云服务”卡14902张,全科医生团队累计为重点人群建立个人生活方式档案1万余份,更新居民健康档案体检信息5000余条。
通过开展社区卫生“云医疗”服务,可以实时为居民提供慢病管理的10余项健康指标测量服务,实现居民健康信息刷卡即测、健康数据实时上传、异常数据提醒、个人健康档案实时同步、数据随时查看功能,从而丰富全科团队的服务手段,提升社区居民慢病管理依从性,推动居民健康管理的连续性、实时性和精细化。
目前,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式综合诊疗服务模式及社区卫生“云医疗”服务运行平稳,他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家庭医生式综合诊疗服务模式,提高签约居民预约就诊率,强化责任医生团队考核,增强对签约居民健康管理的针对性和连续性,为居民提供更加满意的家庭医生式服务。
□本报记者 黄葵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