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开学季咋成烧钱季?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5年8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学季咋成烧钱季?
莫让这些“高配”增加家长经济负担
 

暑期即将结束,又是一年“开学季”,可最近记者从很多职工家长口中了解到,这并不是一个让人十分愉快的季节。“‘开学季’简直就是‘烧钱季’啊!开学前的各种花销让我几个月的工资一下子就全没影了。”职工刘艳向记者抱怨,孩子除了像以前一样,要求更换更高端的电子产品外,又有了很多新想法。经过调查,本报记者也了解到很多开学季的“新高配”,开销惊人不说,项目更是多种多样。

【现象】

高额“软包装”培训补习班开销大

“一年的培训费用是13800元,我觉得您既然准备让孩子学了,就多报几年更优惠,一般都是报三年的课程,打完折一共35000元,非常合适。”“好吧,报吧,既然准备学,就让她坚持学下去,那就交三年的吧。”在大兴区一家知名度很高的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家长王宇给女儿刚报完名。

之后,课程咨询老师给王宇的女儿安排了一次试听课,王宇则在家长等候区等着女儿一个半小时后下课出来,因为有WIFI,有饮水机,等候区坐满了家长,其中还有几位家长都是近一两天来报名的,孩子在上试听课。

“我看您的孩子也是刚才报的名,跟我家的差不多大,二三年级?”“我们开学上三年级。”“哦,那跟我家的一样大。”王宇和邻座的一位家长聊了起来。那位家长说,她是孩子同学的家长介绍过来的,上个学期英语成绩最差,才考了85分,没办法就连老师都推荐在外面报个培训班。“我真是后悔当初没早点儿给他报,我看人家都是3、4岁就开始学英语,现在成绩跟不上,赶紧补救。”这位家长说。

王宇女儿的情况和这位家长差不多。女儿开学该上三年级了,数学、语文成绩都还不错,可就是这英语让王宇犯了愁。“我觉得咱们家里就没有英语环境,老师教的再快些,孩子一跟不上,自然就对它不感兴趣了。”“没错,人家学的早的,上小学以前都学两三年了,咱这零基础的肯定吃亏!”

咨询部的杨老师告诉记者,像王宇女儿这种情况在他们培训中心非常普遍,很多上了小学以后发现英语跟不上的孩子都来报培训班,想赶超一下。开学临近,前来报培训班的家长增多了不少,有的还是组团来的,小区里几个小伙伴一起报名,或者一个班的同学3、5个一起。

还有一种情况是,刚入小学的新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出钱报名,算是新学期长辈送孙子的礼物。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使的用的东西老人家也买不好,干脆送个课外班的培训费。“有一个阿姨就是,她看周围的孩子都报各种兴趣班,就准备给孙女也报个班,打听到我们这儿,这不给孙女一口气交了三年的培训费,现在的老人真是舍得给晚辈花钱,学习投资更是不差钱。”杨老师向记者介绍。

“这回真是下了血本了,一年一万多的培训费,我一下交了三万五。”“我一下交四年的呢,我一想,四年正好小学毕业,一下都交了得了。”聊完后悔当初没给孩子早报英语班,王宇和这位家长又聊到培训高额的费用。“唉,现在养个孩子真是烧钱啊!每次开学前都得花一大笔,咱这钱也算是高额的‘软包装’了。”

一个半小时后,试听课结束了,看到孩子们出来了,家长们赶快过去询问老师,孩子们上课的情况。“挺不错的,孩子们接受能力都挺强的,很快就适应我的节奏了。”老师对家长们说。“感觉怎么样啊?佳佳。”王宇问女儿,“这英语课太有意思啦,像做游戏一样!”王宇的女儿告诉妈妈,很愿意上这个培训班,比学校里干干巴巴地听老师讲有意思多啦。

听到女儿反馈,王宇心里踏实多了,她告诉记者,只要孩子愿意学,我觉得这钱就没白花,费用虽说不低,但坚持下去肯定能有效果,就盼着女儿能踏实学下去吧。

要谈资要面子小学生要出国游

“眼看就要开学了,老师布置的作文,我们还没有完成,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说起孩子的暑假作业,从事出版行业的王女士一脸愁容。

王女士的女儿甜甜在西城区某小学上学,暑假之后要升三年级。这个暑假,语文老师给甜甜班上的同学们都布置了一项作业——《××一日》,要求大家利用暑假外出游玩的机会,细心观察当地景色、建筑,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写下一篇作文。

“我原本觉得,这个作业挺好的,因为暑假,家长们一般都会带孩子出去玩,如果老师没有留这样的作业,小孩子可能去过、看过、玩过就算了,但是有了这个作业,她就会认真地准备,我也希望能借此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交往能力和写作能力。”王女士说。

最初,王女士打算带女儿到山东青岛旅游,让女儿到海边游游泳。结果女儿听了她的计划,非常不高兴。“她非要出国玩,说她的同学们暑假都是出国,有的还要去好几个国家。我没同意,她就说如果不出国,作业就不写了。”

“我们一家三口出国玩一趟,没个几万块钱可下不来。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是普通职工,收入有限,而且还有房贷的压力。不过,即便我们自己在生活方面的开支比较节省,可是,在培养孩子上却从来不会吝啬。”王女士说,“我经常给她买一些好的课外读物,有时间也会带她到各种博物馆、名人故居游览。”

这次,女儿哭着跟她说,之前,一有假期再回学校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围在一起,讨论去哪个国家玩了,吃了什么好吃的,可是她都没话说。“我问她,妈妈不也经常带你去博物馆、公园,也带你去过通州、延庆采摘过水果啊!她立刻反问我,那些地方能跟美国比吗?”说到这,王女士也无奈地摇了摇头。

在王女士的眼中,女儿甜甜算得上是一个“好孩子”,平日里勤奋好学,成绩也不错,而且在钢琴、唱歌方面也有专长,很让她骄傲。可是从去年开始,她就发现女儿有点“不对劲”了。

“她以前回家就写作业,或者讲讲班里发生的趣事。可是现在,她经常跟我说她们班上的哪位同学买了一个多好看的书包,用了哪个国家产的杯子,去哪里度了假,表情非常的羡慕。有时候,还央求我,也给她买。”王女士说,“开始,我就教育她,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快乐成长。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并不会让她学习成绩更好,也不会让她的生活更充实。最初,她还会认真听一听,几次之后,就开始不耐烦,甚至会犟嘴了。”

最近,王女士在家长微信群里发现,好几位家长都带孩子出国了。不是美国、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就是马尔代夫、巴厘岛这样赫赫有名的度假圣地。有的家长还说,希望孩子能多见见世面,所以这趟外出,还带孩子住了五星级酒店、吃了米其林餐厅。

王女士无奈地说,这个暑假,看女儿总是闷闷不乐,她也很难过。“前几天,我上网查过了,到日本、韩国,或者泰国之类的,大多在4000元左右,还可以接受。实在不行,就选一个地方,带她去一次。”

“只是,我觉得,一直以来,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问题,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孩子现在变成了这样。”王女士纠结地说。

【建议】

追根溯源 家长要先以身作则

“对于孩子很明显的攀比心理,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正确的引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瑞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找出导致孩子相互攀比的原因。比如,有的孩子是因为身边的同学比较追求物质享受,他产生了从众心理;有的是因为内心缺乏自信心,希望通过物质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还有的孩子可能是受到了别人某方面的嘲笑,从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蔡瑞文告诉记者,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他都建议,家长要以身作则,端正自己的消费观念,这样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要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如一面镜子,孩子很容易模仿家长的行为,从而产生与家长相似的价值观。”

量力而行 原则问题家长态度要坚决

“对于高端电子产品、高端出游,还有高端补习班的诱惑,家长切记要根据自身家庭状况,量力而行。”蔡瑞文说,面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不能一味地全盘满足,一定要讲原则。

但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的“软磨硬泡”或者“大哭政策”往往是家长最难招架的招数,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郑云珍表示,“孩子在提出要求的过程都是试探性的过程,所以,在面对原则性问题的时候,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坚决。”

与此同时,家长可以借此机会,教育孩子学会量力而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委婉引导 注意方式方法

最后,郑云珍提醒家长,孩子的教育过程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家长要懂得委婉的引导,注意过程中的方式方法,这样才更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郑云珍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曾经有一个小男孩,因为同学去了埃及旅行,回来说了很多有意思的见闻,于是男孩也想去埃及旅行。男孩的家长面对孩子的要求,首先拒绝了他“马上去”的请求。然后告诉男孩,他可以把去埃及旅行当成自己的梦想,如果想去埃及,就要做好经济和文化两方面的准备。于是,男孩开始阅读关于埃及的书籍,并利用假期做零工的方式,积攒财富。最后,男孩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梦想,并把“树立梦想点亮人生”的态度延续了下去。

“家长不妨学一学这样的方式方法。”郑云珍笑着说。

□本报记者 王路曼 陈曦 孙艳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