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优化报价 拿下13亿元合同
■严格过程结算 赢得效益5.6亿元
作为一名女性,她参加工作20余载,凭借高超的专业技能、过硬的谈判技巧,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奔走于不同业主之间,往来于多个城市之际,屡立奇功,成为公司商务领域的领军人物,业主们尊敬的“王大姐”。她就是2015年中建二局“十佳职业道德模范”、王淑彦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中建二局三公司天津分公司副总经济师——王淑彦。
反败为胜拿下地标工程
2007年,王淑彦首次担任起了合同额20亿元的在施项目商务经理,这个项目也是中建二局三公司当年在天津最大的项目,这座市中心的地标工程将决定刚刚成立的天津分公司能否在这座城市站稳脚跟。身负重任,王淑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津门投标阶段,王淑彦带领商务部团队顺利地拿下了桩基及总承包施工工程后,正当她一鼓作气想要将合同额达19亿元的机电投标拿下时,却遇到了挫折,由于投标价格较高,业主无情地选用了另外一家。
怎么办?想要中标,必须大幅下调报价。在另一家已经进场的情况下,王淑彦没有放弃,她继续带领商务及物资同事进入了另一个深耕阶段。通过各种渠道,王淑彦拿到竞争方可分析数据,做了大量包括量、价、分专业、分业态的数据对比,为决策层提供了可行性数据报告及降价建议书,并向业主重新提供了多份重难点分析和优化报价。
在王淑彦的积极努力下,业主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这家机电分包在进场一个月的情况下、以无利可图为由主动退出了这场竞争,使得整个津门工程揽入了囊中,这也为整个团队树立起了强大的自信。
当大家都处于诧异与惊喜的时候,只有王淑彦知道,面对强大对手只要有丝毫的动摇,就不会有这样的局面。带着这种永不言弃的态度,她先后成功中标津湾7、8、9号楼,天津体育大学工程、金融街梅村地块工程、金融街华苑工程等多个项目的综合机电标的,合同额达到13.39亿元。
忘我拼搏成就谈判专家
2012年7月,津门项目结算到了后期最关键的啃骨头时期。此时,王淑彦还身兼另外一个庞然大物——65万平方米廊坊万达的商务工作。跑天津和廊坊就成为王淑彦工作的一个常态。
一天,王淑彦刚刚跑到廊坊,处理完商务问题,当天,她又要返回天津解决津门项目结算的几个重大争议。不巧的是,当天天气预报有大暴雨,本来天津、廊坊两地频繁的来回奔波,已经导致王淑彦睡眠严重不足,双腿全部浮肿,这样的天气开车去天津十分危险。廊坊万达项目的同事都劝王淑彦与咨询公司商量能否将会议改期,但她不想失信,这样会让争议更难解决。
电闪雷鸣中,王淑彦她出发了。在津门同事们的焦急等待中,王淑彦准时出现在了会场,同事们看到她踉跄的步伐,憔悴的面容,大家都很心疼。
在和咨询公司4个小时的唇枪舌战、据理力争谈判中,王淑彦完全像换了一个人,虽然她的声音不大,但专业的技术分析、详细的资料储备、准确的数据佐证、自信的言语让咨询公司心悦诚服,终于历时2年涉及金额上亿元的几项争议迎刃而解,双方达成共识。咨询公司的领导会后对王淑彦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而王淑彦会后却一头栽进了医院。
王淑彦谈判功底是平时功夫所积。她常说:“结果来源于过程中。”在津门工程结算过程中,她一直守在预算、咨询公司、审计工程师身边,亲自督促各个节点,掌握即时信息,以便及时做出判断或补救。
为了获得更多有利于项目结算的信息,她不断地跟甲方对接、洽谈,并组织工程、技术进行资料整理。无数个日夜她是在思索和资料的整理中渡过。几次都因为工作进展太艰难,留下倔强的泪水,然而眼泪一擦,她又继续前行。功夫不负苦心人,凭借过程中良好的积累和对工作的执着,津门工程结算最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15年,王淑彦担当起了通州万达广场等4个大型项目的结算工作,结算额高达40多亿元。为取得好的结算效益,她严格执行过程结算、节点考核,频频奔波于哈尔滨等四个城市之间,为4个项目在6个月内完成公司规定的结算期限打下坚实的基础。从2007到2015年9年中,王淑彦转战各个工程,完成结算总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金额达50亿元,为企业赢得效益5.6亿元,为天津分公司的发展壮大立下了赫赫战功。
技术创新争当领航人
王淑彦没有满足自己已获得的成绩,2013年,她担任了天津分公司副总经济师,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在项目的运用,使得开源节流并驾齐驱。
她通过与专家的深入探讨,利用新技术,优化钢筋配筋,将搭接钢筋改进为机械连接,减少了4%的钢筋损耗量,增加收入30%,一个工程就可节省100万元以上。她采用墙体插筋直接插到底方法,减少了搭接接头,降低成本5.4%、近120万元。她使用三重管旋喷桩止水帷幕施工新技术,桩降低成本6.5%,2000万元的工程即增效130万元。她在机电安装领域参与发表的大截面风道整体提升工法,降低人工成本10%,600万元工程增效60万元。在镇江美的城项目施工前期,她集众人之智,将塔吊原设计的基础格构柱优化为与结构基础底板结合的安装方法,既推迟了塔吊安装时间,减少了租赁费,还节省了材料使用,6台塔吊节省成本近60万元……她在创新的道路上无不洒下智慧的结晶。
迄今为止,王淑彦紧密结合现场实际,科研成果先后荣获中国建筑业协会2009年度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成果二等奖、中国建筑优秀项目管理奖。王淑彦还获中建二局2项QC、工法成果二等奖。2015年,公司以她名字命名成立了“王淑彦劳模创新工作室”。
□本报记者 马超/文 通讯员 闻江 程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