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用勇气和力量 筑起空中另一道风景
女装销售柜台的 金牌“暖男”
纳鞋底的北京大男孩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5年8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纳鞋底的北京大男孩

布 迪
内联升制鞋人
 

矮桌、马扎,33岁的布迪把自己1.7米的身体从脖子到腰再到膝盖折成三道弯,专心地摆弄着手里的活计,这是一种标准的工作姿势,从师傅到师兄弟,莫不如此,而且这样的姿势差不多要坚持七八个钟头,最终拿到手上的是一双千层底布鞋。不过,在布迪眼里,这不仅是鞋,更是一件工艺品。

中国著名老字号内联升的鞋厂就坐落在北京马连道西里的一个普通院子里。大专毕业至今,布迪已经在这里度过了6个年头。“圈边、纳底、缉口、绱鞋,每天似乎都在重复这些工作,但每天都有不同,这里的学问真的很多。”布迪不紧不慢地介绍着,眼神平和淡定。“和毕业时相比,现在自己最大的不同是心里很踏实,有一种事业上的方向感。”布迪很为自己6年前的选择自豪。

2009年,布迪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自己的简历投向了内联升,当时只是因为从小就穿着奶奶给纳的千层底,很有感情。“那会儿每到晚上,一盏煤油灯前,一个穿针引线的影子坐在床前纳鞋底,奶奶的影子和烛光一起在墙壁上摇曳……”布迪这样回想着儿时的记忆。现如今,纳鞋底的主人公已不再是奶奶,而是换成了他自己。

刚进店时,布迪是在门店卖鞋。内联升有个传统,会让每一名新员工到不同岗位上实习,以便了解情况,而这也是需要“考核”的。“最开始,师傅不让扎鞋,就是干坐着,递针、递工具。”就这简单的动作,愣是卡掉了好多人,只有布迪和另外两名留了下来,原因就是“坐得住”。

2010年,布迪进了鞋厂。“师傅对自己很苛刻,一个针脚不齐不匀,都会拆了重来。”布迪告诉记者,“师傅常常告诫我,这是手工活,得慢慢来。有时候,还经常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开导我。”

透过师傅的讲述,布迪了解了中国布鞋的历史、内联升的典故,“眼界一下子开阔起来,兴趣也被调动了。”不久,布迪做成了自己的第一双布鞋,虽然和师傅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但足以让他感到欣喜和满足,因为这双鞋他送给了自己80岁的奶奶。

2014年,布迪有幸跟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人何凯英师傅继续学习手工制鞋。“一个鞋底每平方寸要纳九九八十一针;一双鞋需要切底、包签等90余道工序,要用将近40种工具。说实话,每双鞋做好后,我都舍不得让人碰。在我眼里,那些都是工艺品。”布迪认为自己找到了工作中的乐趣所在。

“工必为之纯,品必为之精,业必为之勤,行必为之恭,信必为之诚。”布迪随口念着这句在内联升传承了161年的师训,满脸的从容、淡定。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