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好厂长尉健行
写在自行车上的回忆
董大妈的 明星照
我和弟弟捉虫子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厂长尉健行

 

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简称“东轻厂”,1998年后改名为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哈尔滨的平房区,这是曾因日军731细菌部队在此用中国人作细菌战实验而出名。东轻厂是冶金部的万人大厂,它是我国铝、镁加工行业的“独生子”,以“出铝材、出人才、出经验”闻名全国。

1952年,尉健行毕业于大连理工学院(原名大连工学院)。1955年,他从苏联卡明斯克铝加工厂学习完企业管理回国。从1955年到1980年,尉健行在东轻厂工作了25年之久,他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东轻厂。在这里,他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人变成年近半百的老人,也从一名副科长成长为工厂掌舵人。

尉健行在东轻厂任过生产计划科副科长、科长,103车间主任,厂长办公室主任、厂生产总指挥、厂党委常委。1966年至1970年在“文革”中受冲击,后下放车间劳动。1970年至1980年任东轻厂生产部部长、厂革委会副主任、厂党委常委、厂党委副书记、厂长、厂党委书记。

1976年10月,他开始主抓生产,当时工厂已经亏损57万元。尉健行仅仅用一个季度时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当年上交利润36万元。

尉健行经过调研发现:东轻厂当时的工艺和装备是国际上40年代的水平,产品质量、经济效益远远赶不上国际同类企业的水平。面对这种情况,尉健行请来世界上一流的专家来研究改造方案。通过对比,尉健行等人找出了东轻厂和国际名牌产品的差距,确定了改造的要求。尉健行筹集了近亿元巨款,购买了设备、增加了新装备。改造后的东轻厂,不仅产品质量达到了80年代初期的水平,试制生产出防盗瓶盖合金板、彩色印刷版基、真空钎焊双金属板等一批高质量产品和工厂独家经营的产品。板带材产量翻了一番,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尉健行大抓管理现代化,企业素质显著提高。东轻厂管理基础工作,从1978年开始,先是从填写一张工艺卡片抓起,逐步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全厂逐步推行了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民经济核算和全面劳动人事管理,简称“四全”管理。尉健行还建立了计算机中心。从美国引进最先进的计算机,工厂的局域网可同世界各主要国家联系,可随时掌握国际经济技术情报,为工厂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提供大量信息。

在尉健行的领导下,工厂芝麻开花节节高,上交利润:1977年1327万元、1978年1700万元、1979年2050万元、1980年2500万元……由于经济效益显著,东轻厂成为国家经委通报表扬的全国64个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之一。

尉健行努力稳定职工生活,成立了福利处、房产处、职工福利基金会,建成了中小学、技校、职工大学、职工医院,建设了多栋职工住宅楼。工厂还建立了领导接待日制度,积极为职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职工的生活福利越来越好,工人住上了新宿舍,通勤有了大客车,孩子上学学费全免,看病基本不花钱。

尉健行常为了东轻厂的工作忘记了自己的小家。职工们说:“尉厂长好像不知道生活。”他生活简朴,从来不搞特殊化,要求自己和亲人十分严格。他爱人张勖华是201车间的工程师,他一点也不让她沾厂长夫人的光。一次,尉健行去哈尔滨开会,张勖华也恰好去市内办事,要搭他的轿车。尉健行坚决不同意,他说厂里的车子是给他工作用的,家属不能沾光。后来,张勖华只好自己坐了公交车去了哈尔滨市内。

□赖晨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