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外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要约书发出之后,企业方能提供的资料少之又少。”八里庄街道总工会的王洋多年来负责工会权益部的相关工作,说起工资集体协商侃侃而谈。“没有一家外资企业能够提供工资比例,实际工资发放数、经营状况等,更是没有外企愿意提供。”
面对不同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新问题,该怎么办?王洋想出了一个招数,他先期进行调研,编写了调查问卷。问卷分三种,分别是针对工会主席、职工的,以及后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企业不能够提供相关的资料,我们怎么了解企业的信息呢?就只有通过这种问卷的形式。”王洋解释说,在问卷中可能涉及到企业的经营效益,从职工代表身上了解企业信息、工资水平状况和职工诉求等。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王洋破解了外资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难题。
在他的努力下,辖区内的乐友(中国)超市连锁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纷纷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近年来,八里庄街道总工会应签订集体合同企业都在千余家,每年的签订率能达到96-98%。
王洋2007年来到八里庄街道总工会,当时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完全靠着一本《工会法》,自己摸索着开展工作。“当时觉得困难重重。2010年后,上级给予的支持越来越多,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动力,工会的工作有种突飞猛进的感觉。”
如今,除了工资集体协商之外,他的工作范围还包括劳动争议调解。近年来,随着职工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劳动争议调解案件多发。面对每一个案件,他都要多方沟通,了解双方的诉求,并找到最好的办法解决企业和职工的纠纷,让双方都满意。
“工会的工作很有意义,从建会到职工权益保障,我感觉到确实能帮助到一些企业和职工,也有了些许的成就感。”王洋笑着说。
□本报记者 刘欣欣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