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一声炸雷似的巨响,伴随着大地的颤抖,贵州省贵阳市黔灵山旁黔春大道道路工程三标段隧道推进又炸开了50厘米。这时,开挖班迅速跟进,进行现场清理。这份清理工作要进行一整天,然后是立拱架、喷射混凝土。此时,50厘米长的隧道才算建成。
黔春大道是位于贵阳市西侧一条全长9.3公里的城市快速路,正在建设中的第三标段,建设者来自北京市政路桥工程总承包一部。三标段的施工位置位于贵阳市的“1.5环”,也就是在1环和2环之间再建造的环路。
项目部的工程大概主要包括隧道和立交桥。其中,左线隧道410米长,右线隧道360米长。
“但宽度是亮点,单向4车道,再加一个人行道,其宽度相当于北京四环路最宽的位置。这种宽度规模的隧道也是在国内靠前的。一般常见的是2车道。”项目总工陈雅南说。
隧道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在当地喀斯特地貌地质环境下,无法使用人工暗挖或盾构推进,只能采取传统的爆破办法推进隧道。
传统手法爆破,既安全又稳妥。
从理论上讲,爆破作业推进隧道每月大约在10-15米左右,但为了保证工期,三标段采取了昼夜不停24小时轮班制度,可以保证每月推进30米。
“平均每天推进一米。”项目经理梁红忠说。
开挖班、爆破班、钢筋班、混凝土班加起来80多人组成爆破队,按工序轮流上阵,各司其职,一天一夜一个流程。早晚各炸一次,每次推进50到70厘米,加起来平均每天推进1米。
上工干活儿,下工睡觉,睡醒继续干活儿。工地依山傍水,鲜有人烟,这些建设者却没有闲暇游山玩水,最多是下工后跟老乡聊聊家常、开开玩笑,洗洗涮涮后倒头就睡。等待他们的,是下一个流程同样的工作。
□本报首席记者 边磊 文 记者 于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