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数据”时代隐私不能“裸奔”
严重问题奶企 何妨一死了之
对“奇葩证明” 不能止于吐槽
泳池卫生需各方共同呵护
公布信息要及时 让谣言止于真相
杜绝“脏乱差” 当有长效机制
只要肯劳动 行行出状元
陌生人哪来的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5年8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数据”时代隐私不能“裸奔”

 

第一次给陌生人打电话,对方却能直接报出来你的职业、工作单位,甚至姓氏。记者了解到,有这种“特异功能”的,是各类手机安全软件或者电话本应用。虽然这项功能大多是打着“防骚扰”的名号,但只凭一个电话,对方就能知道你的各种信息,这样的设置,也足以让人感到“头皮发麻”。(8月6日《现代快报》)

对于隐私泄露,人人深恶痛绝,个人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整个社会难言的痛。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至关重要,无论是技术上的安全还是法律规范上的保障,都缺一不可,面对“大数据”,我们不能让隐私“裸奔”。防骚扰软件,不管初衷是何,“标记”用户就意味着很多人将成为透明人,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暴露普通手机用户的单位、职业等等详细信息就是侵犯隐私。信息可以共享,但不能肆意公开,起码是不能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公开。

日前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其中也有这样的条款: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草案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公民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但是,由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缺席,违法成本过低,监管和惩罚双重缺失,使得个人信息泄露屡禁不止。

要为我们的个人信息穿上“隐身衣”,就离不开国家相关部门进行隐私保护相关法律的推进和对信息安全的有力监管,也离不开企业主动落实隐私保护责任,这样,才能让“大数据”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又不损害普通人的隐私权。 □吴左琼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