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日训练营”里体验非遗
检票员是个体力活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7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国门街道面向中小学生推出“传统艺术嘉年华”
“一日训练营”里体验非遗

 

上周日,位于北极阁胡同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特别热闹,不少职工趁着周末休息,带着孩子来参加“一日训练营”活动。这是建国门街道办事处联合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面向地区中小学生推出的“传统艺术嘉年华”暨建国门街道第四届彩虹文化节“传宝”——非遗展演展示活动。

5分钟制成一只小海豚

走进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一层展厅,中国结、毛猴、面塑人、风筝、剪纸等传统艺术依次排开,这场旨在展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增进观众对中国传统技艺的了解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的活动吸引了辖区正在放暑假的孩子。

活动分为5个大项目,分别是“我型我秀”中国结、魅力剪纸 美丽心情、放飞风筝 追逐梦想、共塑童年 面塑体验、毛猴。此外还开设:衍纸、钩编、编织、布艺、折纸等体验项目。活动邀请了国家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人及工艺美术大师,手把手为孩子们教导。

“小朋友们,咱们今天每人都要动手亲自做一个面人儿!”面塑人老师张俊显事先就准备好了纸板、乳胶、各种颜色的面。早上9点一过,在正对大厅一进门的教学台前,十几个小学生已经将这里死死围住。

“我想做大白”、“我要做愤怒的小鸟”、“我想做大黄鸭”……孩子们高声说出自己想做的面塑。张俊显为每个孩子发了一个小指板作为面塑底托,孩子们将乳胶涂在上面,再将成形的面人贴上,就成了精美的面塑。

10岁的王若蘅最喜欢蓝色的海豚,她按照张俊显的指点,将蓝色面团揉成水滴形,然后将揉成枣核形的面团对折后贴在水滴形面团上,一个海豚的形状就大致形成了。

“小海豚白白的肚皮非常可爱,咱们用一块白色的面,揉成水滴形,再按扁,贴在海豚的肚子上,看,是不是肚子就出来了?”在张俊显的带领下,孩子们一步一步学着,不过5分钟,一只可爱鲜活的小海豚跃然眼前。

又玩又学又让家长放心

剪纸也是孩子们的最爱,听着张晓林老师的指导,津毓小朋友在妈妈的帮助下,将一张正方形的红纸对折了几下后,剪刀只剪一下,就剪出了一个红五星。这招“一刀剪出红五星”让小朋友们惊喜得大叫起来。

在剪纸的教学台前,还展示着“世界最大剪纸”的照片,让小朋友了解其中的繁杂和美好。张晓林告诉孩子们,民间剪纸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诉说着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通过学习剪纸的基本技能技巧,大家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掌握剪纸艺术的基本技能,用作品表达情感。

放眼望去,在人来人往的大厅内,绝大多数都是母亲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秦女士也是其中一位,她带着儿子挨着教学台,跟名师名家学习简单有趣的手工作品。秦女士说:“平时上班没有太多时间带着孩子玩儿,现在放暑假,希望孩子在玩儿的痛快的同时,能学习多方面的知识,这个活动正满足了很多家长的需求。可能学完他也记不住怎么做,但是这个学习的过程会留在他的脑子里,将来对学习其他知识也有帮助。”

现场体验培养生活技能

除了传统技艺,“一日训练营”还开设了衍纸、钩编、编织、布艺、折纸等体验项目。这些新兴的手工制作,同样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羊毛毡就是其中之一。

在羊毛毡的教学台前,靳洁小朋友将模具放在一张羊毛毡上,左手拇指、食指戴上防扎的皮指套,右手持针,将蓝色的羊毛毡原料放入模具,用针认真地戳着。不一会儿,一个小毛人就和羊毛毡背景融为一体。

桌上除了有小猫、小狗、大头娃娃等羊毛毡成品,还有蓝天白云太阳等羊毛毡画。

“你们想要哪个图案,就在上面戳哪个,要有设想,知道吧。”老师认真地指导着参加活动的小朋友。

此外,衍纸、丝网花、编织等教学台前都已是人满为患。带着孩子来的职工张先生表示,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孩子高兴,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将传统文化植根于孩子心中,非常有意义。

近年来,建国门街道以彩虹文化节为平台,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广传承工作。加大对青少年的宣传力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校园中得以绽放。

□本报首席记者 边磊/文 记者 于佳/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