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找个地方纳凉是最为惬意的事。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父亲在湖北房县的部队里,我们住的是平房,房子后面是一块十来平方米的空地,父亲给这块空地铺上了水泥。每在晚饭后,我们一家子就围在一起,每人手里拿着个蒲扇,唠着家常。偶尔,我和弟弟、妹妹跑去逮萤火虫。每在此时,母亲总是叮嘱我们不要走远,草丛中有蛇。这样的纳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快乐的童年,愉悦的夏日。
到了八十年代初,因父亲的工作调动,我们家搬到了西安的长安区。我家所在的王曲镇有一条叫鹬河的河流,河面很宽,河水清澈见底,河里鱼、虾、螃蟹应有尽有,那时,人们对这些没有食用的意识,偶尔抓上几条或是几只玩一玩,完了就放回河里。柳青先生的小说《创业史》中的“蛤蟆滩”就在这里。
盛夏来临,人们三五成群,或是一家人,或是恋人,漫步在河岸两畔,微风袭袭,虽没有空调的透骨,却有着舒经通脉的爽快。蛙声朗朗,虫鸣吟吟,一阵风吹过来,闻着莲叶散发出的清香,很是享受,惬意无比。
成家立业了,蜗居于单位公房的最顶层,屋顶经一日阳光的曝晒,每每开门,一股热浪扑来。此时的空调是件奢侈品,普通的工薪阶层想都不敢去想,电风扇吹出的风,没有了凉意,与热浪融合,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每天晚上,一家人抱着凉席,拿着被子,爬上楼顶。早晨起来,每个人的鼻口都是黑的,如此的避暑,如此享受楼顶的清凉,生活得有滋有味。太阳下山,上到楼顶,铺好凉席,围坐在牙牙学语的孩子旁,登高远望,孩子高兴,大人开心。
而今,看着家家楼外墙壁上挂着的空调室外机,物资丰富了,那种自然的感觉没了。进入空调房子确实凉快,却缺少了曾经拥有的心境。每每走在热浪滚滚的楼距间,使人想起曾经的纳凉时分,接受自然风的爽感,寻找纳凉处的快意。
□许双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