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为还债不搬家,诠释诚信力量
不能放任 “高仿”横行市场
多样关怀 让失独老人“安居安心”
加强监管别让“三无”冰垫坑人
治城市“顽疾” 还需多方给力
莫让暑期游学 成“游而不学”
严查“打白条”
抢公交方向盘 绝对不能容忍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7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还债不搬家,诠释诚信力量

 

21年前开饭店欠下员工和菜贩总共20多万元债务,69岁的姚多保老人一直住在淮南洞山不敢挪窝,他怕债主们找不到他。为了还上最后几十元钱,日前他还登报寻找失联多年的最后3位债主,“把债还清是我人生的自我完善”,老人说。(7月20日《安徽商报》)

这是一堂生动的诚信课,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品味。古人云:“人无信不立”。 “立身处世,诚信为本”, “诚信之人,人共敬之;无信之人,人必弃之”, 诚信既是“敬德修业之本”、“立政之本”和“利人之道”,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美德。

姚多保老人为方便债主上门,21年不愿搬家,在原地守候,有人说老人有点傻,不值得。但是老人却是这么看的:“把债还清是我人生的自我完善”。无论是老人在当地一家报纸上刊登《声明》,或是“不敢挪窝”的21年坚守的“死脑筋”,靠的就是诚信的力量。

《礼记》有言,“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诚实守信是立身做人的基本准则,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离不开诚信。这样一位普通的老人,用自己的行动演绎的诚信故事很精彩很感人,是对诚信和良心的解读,让人们读到了一个人的信义无价,诠释朴素人性的光辉,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的精神坚守。老人为还债21年坚守,背后沉甸甸的诚信精神,是最有生命力的道德标杆。他用自己的意志和信念守住了“诚信”二字,传递满满的正能量。□吴玲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