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视窗
3上一版  下一版4
 
猝死 的工作量
102岁抗战老兵回家
老太因股市大跌交易所晕倒 被其他股民急救
3名少年登山欲征服大自然 遇大雨夜困深山5小时
汽修老板每天为30名环卫工 免费供早餐
希腊老人取120欧退休金未果 在银行外坐地痛哭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7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猝死 的工作量

因劳累过度猝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医生李晶
 

什么叫工作量?相信所有职场人都有这样一种认识:是你的岗位工作在相关部门评估后核定出来的工作标准。上至国家层面对各种行业提供的参考标准,下至各单位根据自家工作特点制定的具体标准。应该说在常态下,这些标准应该与劳动者的体能、智能相匹配。

然而,当年仅43岁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晶于6月29日因心脏破裂猝死在医院办公室后。许多他的同事和社会上的同行把他的死与“工作压力”联系在了一起。离世前一天,李晶曾头昏乏力、四肢酸软,以为只是疲劳过度。谁也不曾想过,这“疲劳过度”最后导致了这样的悲剧。

我们回顾一下李晶医生离世前的48小时:

端午假期的6月21日、22日连续上班48小时;

6月27日早上8时到28日早上8时,连续上班24小时;

6月28日早上8时,与韦广莹交班,身体不适,托同事帮忙查房;

6月29日上午11时,身体不适,头晕呕吐。打电话回医院说不能回来;

6月29日傍晚6时30分,抢救无效离世。

难道连续工作48小时是规定的工作量?应该不是。

李晶的一位同事说,其实医院并不会强迫医生超时工作,但医者父母心,医生们总想钻研医术,多救几个病人,自己停不下来。这算是一种职业精神。与李晶共事15年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主任医师韦广莹说:“归根到底是人手缺乏,我真希望多些人来接班,多些人考医科,做医生。我也希望自己的付出有人尊重和理解。”这算是一种岗位需求与人员的不匹配问题,而“压力”大多是由此而生。

在精神层面上,我们敬重在工作岗位上付出年仅43岁生命的李晶。但在劳动关系层面上,我们要深思超负荷工作量对职工的危害和摧残。我们的医院高层是否对假期医生减少病人增多有前期判断和预案?我们的工作程序管理中是否有对医生个人之间进行值班、加班和人员代班替换有控制?我们的教育系统是否也能够针对国内稀缺行业增加专业人才培养……?由此联想到某医院一台手术36个小时下来后,把一群医生累瘫在手术台旁,甚至联想到公交司机猝死事件连续发生的情况。唉!该仔细想想如何保证劳动者正常的工作量,那可关系到珍贵的生命!

□张光/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