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燕京啤酒集团下属的盖厂工作。那年,单位从意大利萨克米公司购进一套瓶盖生产线。萨克米是家大公司,许多国家的瓶盖生产线都出自这家公司。在安装调试时,那个意大利人就用手势告诉我们,回去睡觉。言外之意是他们的设备性能好,不会出问题,不用在旁边看着。
生产线安装投产后,产品产量、质量、消耗各项指标都较好。不少人都说,到底是进口设备,生产性能就是好。哪知,不过三四个月的时间,设备出问题了,生产的瓶盖非大即小,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不能继续生产。我当时任这个车间的主任,每天和操作、维修、技术人员在现场对设备进行调整。其间,还请同行业来人帮助,但都无效。下班后,我仍苦苦思索,从设备送电、送气,直至瓶盖冲压成型,要经过十几个环节,到底是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了呢?厂长也很着急。当时正值盛夏,产品用量非常大,设备不能运转,已经开始吃库存,再不能运转,就要影响供应了。
就这么琢磨了三四天,我突发奇想,问题会不会出现在冲床设备的大臂上。以往的设备,用的都是轴承,但这批设备,大概是为了节约成本,改成了两个圆环。我们把大臂拆下来,发现圆环已严重磨损。我当时想应把圆环拆下来,把它改成铜套。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厂长,厂长同意我的看法,要我按这个方案去做。我是车工出身,对制作设备备件很熟悉。那天,我一连加工了4个铜套,并打好油孔,划好油线,完成时已是晚上10点多钟。我们把铜套装好,试车后,瓶盖直径一直稳定,再也没出现忽大忽小的情况。故障排除了,我非常高兴,我们立刻安排生产人员连夜生产,以保证产品供应。
事后,我厂的技术人员把这个情况反映给萨克米公司。厂家承认,是他们设计上的失误,在其它国家也出现了这个问题,承诺为各用户免费更换备件,并向我们表示歉意。其实,我们用自己改造的备件已生产一段时间了。从这件事上,我认识到,发达国家虽然技术先进,但也会有败笔。而我们,只要下功夫认真钻研,也照样能解决问题。
□金克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