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打人老师,我是慕丽女(暴力女)。”一名8岁留守女孩的手绘小人书中出现这样的话语,让前来为他们做心理辅导的心理咨询志愿者们既揪心又惊讶。在这样一个年仅8岁的女孩子心里,长时间的离开父母、长时间的沉默寡言,留守,到底会给她带来怎样的心理伤害?(6月28日《华商报》)
新闻让人震惊,也让人心酸。这背后有两个严重的问题令人思考。一是留守儿童关爱的严重缺失,是8岁留守女孩想做“暴力女”的悲剧之一。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本是天性,可如今却成了奢侈品。大量外出农民工的出现,使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关爱与温暖。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二是一些老师平时体罚学生事件经常发生,给留守儿童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以致8岁留守女童“最想的就是当一名也可以打人的老师”这样“暴力女”的报复心理。再者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也给那些留守儿童留下可怕的社会阴影。
8岁留守女童想做“暴力女”拷问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注度,同时也拷问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程度,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留守女童想做“暴力女”之类的怪事才会越来越少。□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