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哥去世已有七年了,每当我看到影集里的照片,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我眼前。
30多年前,在朝外秀水河胡同南头,有一家秀水河国营粮店,粮店负责人就是杨哥,他名叫杨万良。朝外秀水河、南下坡、观音寺、杜家楼的老街坊,都称呼他“小杨子”。
小杨子个子不高,大约一米五左右,头发稀疏。由于从小练习摔跤,他显得浑身有力气。粮店的活儿是重体力,每袋50斤重的面粉,他一次能扛三四袋,走起路来气不喘,也不打晃。卖米称面,动作麻利,售粮业务十分熟练。他待人随和,每天总是笑呵呵的,从没听说他与谁红过脸。
杜家楼住的居民南方人比较多,喜食大米。在每人有定量并按比例供应的年代,他对南方人食米北京人喜欢吃面食的生活习惯,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他找了几位老住户(其中有我母亲),在自愿的基础上,每月相互换换米票和面票,彼此解决生活习惯问题。
朝外南下坡地区是穆斯林群众的聚居区,杨哥住朝外南中街,他也是回民。谁家有人去世了要炸“油香”,他千方百计提供方便,凭粮票一次性买20斤标准面粉和二斤油,为回族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他虽然文化不高,但干起工作来仔细认真。每月他都要到我家来,给大院内及街坊邻居发粮票。只见他认真核发每户的面票、米票、粮票、油票,并在粮本上登记盖章。有的老太太爱跟他开玩笑:“小杨子,你老在粮店值班,你媳妇对你没意见啊?”他往往嘿嘿一笑:“大婶,您别拿我开涮了!人家(老伴)还给我送饭呢!”他经常为上了年纪的老人,送粮上门。有一次,陈三婶买了20斤面,小杨子边和陈三婶开着玩笑,边扛着面粉把面送到她家。
杨哥为人豪爽义气,热心肠乐于助人。1991年,我父亲去世后,哥几个到北京回民公墓去立石碑,杨哥知道后与我们一块去,到了坟地抄起铁锹就干。1992年,朝外二条(观音寺)平房拆迁,母亲搬到我家来住,杨哥专程到我家看望我母亲。这张照片,就是当时我给他拍的。
杨哥是中共党员,在粮食战线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长期的劳累,他患了多种疾病,2008年夏天,他不幸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
如今,凭粮票购粮的年代早已过去了,朝外秀水河粮店也已拆迁不存在了。现在南下坡地区高楼林立,旧貌换了新颜。昔日老街坊的亲情友情,胡同里的往事,为居民服务的粮店,将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南下坡地区曾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人们。
□马仲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