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青春影像
组织运动会让我收获满满
售粮员小杨子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6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在巴拉亥草原上的
青春影像

 

前几天,李姐翻箱倒柜找东西,发现了一张老照片。无限激动的李姐给我讲起了这幅老照片背后的青春故事。

1969年,李姐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从包头市二十中来到内蒙古巴彦高勤镇巴拉亥村插队。当时,作为城市来的女孩子,李姐最爱看草原上的日出和欣赏甘河的早晨。尤其是到了夏天,青山环抱,村子前面就是广阔的草原,到处都盛开着五颜六色的小野花,让她久久地沉浸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情画意之中。她最羡慕的是那些骑着枣红马的猎人,穿着狍皮做的衣裤,头上戴着厚厚的皮帽子,脚上穿着用狍子腿缝制的靴子,肩上背着猎枪,腰里挂着腰刀,马鞍两边挂着打回来的猎物,那样子真是威武极了。在这里,她学会了一个人赶着一头牛,拉着犁把垄破开一道沟,另一个人把谷种或黄豆种撒到破开的土沟里。等种苗全部长出来时,绿绿的一片,真是好看极了。正是这里的那些半牧半农的村民,给了她父母般的关爱,激励了她如胡杨般的意志,让她把最灿烂的年华绽放在这片激情燃烧的土地上。

让李姐最难忘的是1970年的冬天,那天下了一夜的大雪,尤其是在那个军帽军挎军时代里,她们来自包头市二十中的四姐妹,终于一起穿上了心爱的军大衣,戴上了军帽子,犹如正在巡逻的边防战士一般,雄赳赳气昂昂地在棉絮似的大地上过够了瘾,然后在银色的世界里,背靠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留下了这个英姿飒爽的美丽瞬间。

“怎能忘记呢?当战友把镜头对准了我们四姐妹时,我们都觉得特别的自豪,因为我们都在得意地想着:我们就是迎风斗雪的四棵青松呀!什么艰难险阻就都在我们的脚下了。”最后,李姐捧着照片又动情地对我说。

□陈玉霞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