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楼下市场卖粽子的吆喝声,随着夏日清凉的微风飘来。哦,端午节快到了,我仿佛闻到了空气中淡淡的粽香。于是,合上书,望着窗外枝繁叶茂的合欢树。不由让人想起童年那些粽子飘香的日子。
记得小时候奶奶家住在六里屯,院子前面是酱醋六厂,院子后面走不了五分钟就是苇子坑。说是苇子坑其实就是现在的朝阳公园,别看现在的朝阳公园碧波荡漾游人如织,当初就是烧窑做砖取土留下的大坑,天长日久积了深深的雨水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苇子坑名副其实盛产芦苇,这可是包粽子的好材料,每年五月节前都有当地的农民劈苇叶摆在胡同口卖,也能为孩子攒点学费钱。
奶奶还在的时候,每年五月节前都会预先买好苇叶、江米、小枣放在大盆里浸泡,吃过晚饭叫上几个婶妈一边唠着家常一边包粽子。只见奶奶把苇叶叠好,两手灵巧一转,就形成一个漏斗状的窝,轻轻放进糯米红枣,把叶子来回一裹,再用马连草一扎,三下两下,一个四角尖尖的大粽子便出现在我眼前。几个婶妈手里也不闲着,一会儿就包了三十几个,而且包出的粽子,个个大小均匀,玲珑精致。我出神地望着苇叶在婶妈手上翻飞,而后一个个诱人的粽子便把大盆码上了尖。“别愣着呀,帮我把粽子放进那个大柴锅里。”三婶妈笑着对我说。我小心翼翼拿起粽子,生怕弄散了,旁边柴锅里已经冒起热气,待粽子一个不落地放进柴锅,三婶妈用大锅盖严严实实地把锅盖上,然后用屉布浸满水在锅边围上一圈,红红的火苗映红了我稚嫩的脸颊。十分钟过后,一股股浓浓的粽子清香,已经溢满小屋。
晚饭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我和弟弟们依偎在奶奶和婶妈怀里一边狼吐虎咽的吃着甜糯绵软的粽子,一边听奶奶轻声讲起白娘娘与许汉文的爱情故事。不知不觉中,我就进入了梦乡……
粽子飘香了一年又一年的端午节,也香甜了我童年五月节的记忆。如今,奶奶早已去世多年了,每每端午节,对面稻香村柜台上都会摆满种类繁多的粽子。但是不知怎的,眼前总会浮现当年在奶奶家里吃粽子的情景,奶奶那慈祥的面容,是那么的可爱可亲,我的嘴边也不由地飘起了粽子清香的味道。仿佛那些香气怡人的粽子,仍在我齿间流动着香甜的滋味,那是奶奶给我留下的香甜记忆……
□马振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