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厨房、讲故事、陪同玩耍……在多数人的童年记忆中,这些都是母亲完成的事情。但近几年,人们的教育理念开始发生转变,奶爸育儿,成为一种时尚。不久前,《爸爸回来了》第二季开播,让父爱再次回归荧屏。
在《爸爸回来了》第二季中,观众依旧可以看到爸爸们手忙脚乱的带娃场景。慌乱的厨房“作战”中,爸爸们将锅盖儿当作“盾牌”,抵遇着热油;还有的爸爸们被孩子的哭泣声搞得头昏脑涨;而孩子们不断提出的怪问题,也让爸爸们不知所措……
虽然在节目中,呈现的只是明星爸爸的窘境,但这些场景其实在普通家庭的生活中,同样存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爸爸们生活能力是多么的低。而是在凸显他们对于生活的不适应。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教育孩子、干家务是女人的角色职责。的确,母亲对于孩子来说,更多的意味着温柔。但这并不是表示,男性可以堂而皇之地回避育儿的责任。其实,爸爸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样重要。
在这一点上看,《爸爸回来了》的播出,不仅让人们看到、认识到,父爱的回归,更重新审视到父亲在孩子教育上,需要发挥怎样的作用。
不同年代的父亲,有着不同的特点。前几天,在父亲节,我和老爸聊起“父亲”这个话题时,50后的老爸感叹,在他的记忆中,父亲大都是一板一眼,甚至有些让他恐惧。而在我这个80后看来,父亲虽然让人崇拜,但又不失亲切。
而在《爸爸回来了》中,你会体会到不同性格父亲的教育理念。在看到贾乃亮和女儿甜馨亲密玩耍时,观众会感受到这位父亲呈现出的顽皮和孩子们的亲密;看到郑钧在带儿子学剑道时,观众会感受到这位父亲教育观念中的坚强。
都说父爱重如山,父亲的教育不同于母亲的体贴、温柔,父亲的爱总是看起来淡淡的,只有品味后,你才会发现,父爱又是如此的浓重,但由于父亲们不善于表达,使得我们只有在很长时间后,才感受到父爱的存在。
孩子需要父爱的回归,这种回归不仅是对于孩子生活上的关心,更多的在于将父亲特殊的教育方式,将父亲的坚韧传递给孩子,这才是父爱回归的关键。
□本报记者 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