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住总结缘,大约是在我刚刚上小学的时候。我的父母都是双职工,假期里没有人照管我,我只好和父亲一起到单位。那时,父亲的工作地点在酒仙桥外的东郊,记忆中我要和父亲骑行很久才能到达。四五年级时,父亲的工作地点换到了永定门外。狭小的工作场地内,父亲要爬到高高的吊车上工作,耳畔不时响起火车的汽笛轰鸣声……
当我来到住总,年轻的父亲如今变得两鬓斑白,退休在家享受着怡然自得的退休生活,当年的叔叔阿姨们变成了我的领导和同事,对我在工作和生活上都很照顾。
每天晚餐时,是我跟父亲交流工作经验的最佳时刻。有一天晚上,我照常和父亲谈起了白天的工作。“爸,今天我收管卡子时一不小心把数数错了,弄不清是多数了还是少数了,我刚一说卸车的工人就发了脾气,把东西扔在一边不管了。我也着急啊,再过一小时就要到午休时间了,大家都没吃饭、天又热。我就自己爬到货车上,把已经数过的2000多个卡子重新数了一遍,热得我出了一身汗,到现在胳膊还疼呢!”“这就对啦!”父亲喝下一口小酒儿,拍着大腿高兴地说道:“闺女,在建筑单位的一线工作,女孩子就得跟男孩子一样,别那么娇气!工作要踏踏实实的,平时要多听、多看、多问,办事要脚勤、手勤、眼勤,吃点苦受点累那算不得什么。特别是一线工人,他不找你就没事,只要找你自然是有急事,答应人家的事要尽快办、尽量办、还要往好里办……”
2015年是我在住总工作的第11个念头。在这11年里,我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多次变动,先后干过材料收发、库房保管、行政管理、生产计划、财务等多个岗位。父亲的话常犹在耳,11年间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都是按照父亲教导我的那样。
时光如梭,一晃快30年过去了。与住总结缘的这段岁月里,像我父亲这样的老一代住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汗水见证了北京的变迁,打造出了亚运村、北辰大厦、华普大厦等许许多多代表住总品牌的标志性建筑。而我们这些新一代的住总人,又在用我们的知识和热血构筑着新北京!随着奥运会鸟巢台仓工程、国庆60周年民族柱工程的圆满完成,翠成经适房、天坛医院、抗日战争纪念馆新馆等新项目的逐期完工,我们与住总都在不断成长,焕发着青春与活力。
□通讯员 舒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