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的1978
同学们, 段老师呼唤你们回班
家有高考生
我的老同学陶云侨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6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1978

 

伴随着2015年高考的脚步,我那遥远朦胧的记忆缓缓从沉睡中醒来,清晰如昨。

1971年,我高中毕业。在那个高校不招生的年代里,我被分配到工厂,并安心地在工厂工作着。工人师傅的朴实与敬业、严厉与耐心、关心与爱护,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和希望。机器的轰鸣慢慢磨去了我想继续读书的欲望,工人师傅的言传身教使我努力成为了一名好工人。我平静地与机器为伍,与师傅相伴。然而,一份新的工作,唤醒了我久违的愿望。

那是一个夏日,为了增强企业生存能力,我们厂成立了新产品试制小组。很荣幸,我这个小青工入选了,与北京大学毕业的杨工和另一名高级技工组成了科研小组。新的工作,给了我新的压力。压力之下,让我有些力不从心,此时,我深切感受到知识的重要,一种早已泯灭的渴望,从心底慢慢升腾——我要读书!我要上大学!

1977年9月,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消息传来,大家奔走相告,我即刻投入备考的准备阶段。那段日子,是紧张而痛苦的,由于底子薄,基础差,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辛苦。白天得工作,每天下班之后,我便一头扎入书中,拼命地学习那些对我来说完全陌生的知识。一页一页的读,一句一句的背,理解不了的只能死记硬背,课本都翻得卷了边。那个时候,没有休息的概念,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睡眠,整个人都安全沉浸在书本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入围了。当我拿到填报志愿表时,很茫然,当时我也不知道全国有多少大学,也不懂什么理科、文科,不懂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之分,更不知道应该根据自己的实力去填报相应的大学,没有和家长商量。自作主张的挑好了志愿。记得当时我填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第二志愿是清华大学,现在想起来真是可笑无知。当然,后果可想而知。多亏当时有个补报的机会,我调整了目标,才如愿以偿地走进了日思夜想的大学。

就这样,1978年,在24岁时,我开始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航程。

忘不了,我的1978。

□胡萍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