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艳)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机动车排放控制工作协作小组办公室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该协作小组是全国首个区域性的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工作机构,将率先在全国实现跨区域机动车排放超标处罚、机动车排放监管数据共享、新车环保一致性区域联合抽查等。
机动车协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同时,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也作为北京市本地的机动车协作小组办公室,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分别设立本地区办公室。各省(区、市)机动车协作小组办公室将分别成立新车排放管理及抽查、在用车排放管理及处罚、老旧车淘汰及在用车数据交换3个业务分组。
据介绍,机动车协作小组近期任务是将在全国率先尝试突破省区市限制,互传异地超标车辆信息,根据地方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开展跨区域的机动车超标处罚联合执法。并在销售市场联合开展新车环保一致性及在用车符合性抽查工作,对生产污染物排放超标车辆的汽车企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处罚。
中期任务是搭建区域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监管电子系统。远期任务是建立区域统一法规标准,实现区域内超标车就地处罚,并开展非道路机械管理工作。
北京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机动车保有量为6000万辆左右,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已成为区域大气污染物中PM2.5的重要来源,因此机动车污染治理已经成为区域内共同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做好区域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控制工作十分重要和迫切,是关系区域空气质量改善与否、改善多少的关键工作,做好此项工作需要发挥好区域协作机制的作用,需要多方努力才能取得共同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