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用“零缺陷”保首都供水安全
改进切削刀具每年节省成本30万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5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零缺陷”保首都供水安全
■迎战急难险重 高烧仍坚守一线 ■善于改进创新 喷涂创全国先例 ■他就是北京禹通公司总经理助理、第六项目部经理、全国劳动模范——杨志来
杨志来(中)带领施工人员审阅图纸
 

供水管网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生命线。作为首都供水保障战线上的一员,杨志来始终秉承着确保首都供水安全的信念,带领团队辛勤忙碌在管线安装和抢修工作中。“干工程就像‘打仗’一样,用高质量工程确保首都供水安全优质。”31年来,这句话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期间,他带领团队共敷设安装供水管线一千余公里,为确保首都供水安全贡献力量。

不畏急难险重

高烧39℃仍坚守一线

1978年,杨志来从南口农场来到自来水公司,起初干的是木工,很快成为一名技术尖子。1985年后,他转岗成了一名焊工,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很快练就娴熟的焊工技术。2002年,杨志来临危受命成为禹通公司亏损严重的第六项目部经理。

2013年6月,临近夏季供水高峰,在孙河供水站配套管线安装工作后期,遭遇了连续数天的大雨,杨志来24小时坚守在一线,带领施工人员冒着大雨施工。因为他知道,早一天完工,北京供水安全就多一份保障。在工程的最后几天,由于连日操劳加上冒雨工作,他高烧39摄氏度,手连筷子都握不稳,但他却依旧坚守在一线,站不稳就坐在马扎上,喊不出声音就用手指挥,在瓢泼大雨中,和施工人员们同吃苦,共奋斗,终于按时完成了施工任务,而他却在工程完成后卧床不起。但仅卧床两天后,他的身影就又出现在了施工工地。让他迅速复原的不是灵丹妙药,而是那颗为守护首都人民用水安全,无私忘我的心。

原来公司准备对国家某重点区域的南北长街进行管线改造,施工位置重要,杨志来主动请缨。施工期间他白天到医院打点滴,晚上坚守在一线,不但顺利完成了任务,更获得了相关单位和周围居民的好评。随后,他又带领施工人员完成了台基厂大街、阜成门内大街、东西长安街等多处重点地区的供水管线消隐改造工程。

2014年,杨志来担任禹通公司总经理助理,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先后带领多个项目部完成了西安门大街、建国门内大街、南礼士路等10余处重点工程。特别是西安门大街消隐工程,由于施工位置特殊,交通部门只给了20天的施工时间。作为一线负责人的杨志来,在施工期间24小时驻守在一线,每天巡视工地十几公里,只能休息3个多小时,在他的带动下,7个项目部、400余名施工人员同心协力,提前3天完成了施工任务。

同年,为保证管线运行安全,集团要求禹通公司在郭公庄水厂直径2600毫米管线内侧的部分接口位置安装内涨圈,而此时距南水进京已不到一个月,杨志来带领施工人员在齐膝的泥水中,在憋闷的管道里,连续24小时施工。由于管道内部潮湿阴冷,杨志来患上了湿疹,浑身上下都起了小疙瘩,刺痒难耐,浑身都被自己抓出了血道子,同事劝他回去休息,但他却说:“咱们的工程事关南水北调,哪还顾得上这点小毛病。”接下来,他依旧带领职工奋战在管道内,仅用19天就安装内涨圈110余处,为南水顺利进京贡献了一份力量。

改进施工工艺

大口径喷涂创全国先例

在全力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杨志来还特别重视学习创新。在居民小区、胡同里进行管线改造时,由于场地狭小,施工十分不便。杨志来得知管线内喷涂施工工艺便于小口径管线改造后,立即带领技术人员进行调研学习,成功将该技术应用到直径200毫米及以下的管线修复工作中,并迅速在公司内进行推广。

目前,公司已拥有内喷涂施工技术人员上百名,施工设备近20套,自2010年以来共对40余公里管线进行了改造,并远赴呼和浩特等地帮助当地解决供水问题。

2014年8月底,禹通公司接到国家某重点区域的管网改造任务,公司将任务交给了杨志来。在管线调查期间,杨志来发现管网改造区域内有部分直径300毫米的管线,而在国内还没有大口径管线喷涂施工的先例,现场又不具备开槽施工的条件。为此,杨志来组建技术小组,同技术人员一同吃住在试验现场,仅用17天就克服技术难题20余项,成功掌握了直径300毫米管线的内喷涂施工工艺,创造了全国先例。

在试验过程中,杨志来为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又成功研制了水幕防尘降噪箱,但他却因为几天几夜没有合眼而病倒了。病还没有痊愈,他又投身到一线,积极利用在调查期间收集到的管线信息、新研发的施工工艺,靠前指挥,不辞辛苦,连续工作数日,圆满完成了国家重点区域的管线改造任务。由于施工技术高超,服务优良,集团还收到了相关部门赠与的锦旗和表扬信。而他研制的水幕防尘降噪箱也得到了相关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待下属如家人

积极筹资为职工治病

项目部的人都知道,杨志来对待工作认真严格,又十分关心职工生活,对待职工像对待家人一样。

项目部的马师傅,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辞职自谋生路,但生活却不见起色。2009年6月,马师傅生了一场大病,不到半个月就无法行走,坐上了轮椅,却无钱医治。杨志来了解情况后,心情沉重:“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咱们的兄弟。”经与党支部书记商定,他负责联系医院和住院事宜,书记与马师傅的家属一起筹集资金。第二天就把马师傅送到了北医三院。幸亏救治及时,半个月后马师傅就能站立行走了。身体康复后,马师傅认真工作,在杨志来的帮助下成为了技术骨干。每谈及此事,马师傅都会激动地说:“杨志来救了我的命啊!”像这样关心职工的例子在第六项目部还有很多。

对待青年职工,杨志来更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在工作中,耐心教导,将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倾囊相授。还经常和年轻职工的父母联系,做好职工家人的思想工作,职工的父母都说:“把孩子交给杨志来,放心!”

在荣誉面前,杨志来清醒的认识到,随着南水进京,集团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他会以更加严谨的工作态度,更加踏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团队继续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做好传帮带,为确保首都供水安全奉献更多的光和热!

人物档案

1956年出生,汉族,本科,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禹通公司总经理助理、第六项目部经理。2003年被评为“集团抗击非典先进职工”;2005—2013年连续九年被评为集团先进职工;2008年获“北京市奥运场馆建设标兵”;2012年获“首都劳动奖章”、“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5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通讯员 孙毅 刘小艳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