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窗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劳模姐妹花
职工故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5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首席记者 边磊 文 记者 于佳 摄
劳模姐妹花

妹妹王迎军向姐姐纪娟展示劳模奖章。
两人经常骑自行车沿公交线路踩点掌握更多信息,为乘客提供更多的资讯。
纪娟和不少乘客成为老相识。
王迎军在做出车前的清洁、检查。
看到战友的失误一名队员不禁着急起来。
 

她俩不是亲姐妹,却有着太多相似之处:平和、微笑、友善、兢兢业业,都是北京市劳动模范。

在公交电车客运分公司,一队的王迎军和七队的纪娟相差两岁。王迎军是55路无人售票车的司机,纪娟是106路电车售票员。同事们都说她俩像姐妹花,不但漂亮,工作也令人挑大姆指。

“纪娟一直是电车客运分公司标杆式的人物。”七队工会主席石明说。

2010年,纪娟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的称号,那年她33岁。那时候王迎军是公交集团先进个人,31岁。

2011年,王迎军与纪娟在公交集团合唱团结识。

“因为在工作上有共同语言吧,而且在合唱团、在各种学习、会议、活动中碰面的机会比较多,就越来越熟悉了。”王迎军说。虽然那时她也是公交集团的先进,不过纪娟耐心服务乘客、增收节支的工作方法还是令她欣赏。

工作之余,两个人交流的也越来越多,说的多是工作中的方法和窍门儿。

“比如公交车上老年乘客多,我们一定要离席为老人找座位。106路这趟车,有些上访户也比较多,开始他们上车态度很恶劣,这时候我们就耐心服务,比如给岁数大的上访人员也找座位,不光是给城市里的老人找座位,让他们感觉到作为乘客得到平等的对待,这样其他年轻的上访户也看在眼里,久而久之,也就不会在车上说不文明的语言,有些人还会主动买票,或者办理了公交卡。”纪娟说。

王迎军驾驶的55路无人售票车,沿途老人比较多,由于她对待老人耐心,起停平稳,很多老人专门等待乘坐王迎军的车。

“有这么一位大爷,看着也就五六十岁,他身体有些半身不遂,老是自己坐一个电动的三轮车来坐公交,但又不是收拾的特别干净,所以上车时没有人愿意帮助他、搀扶他,这时候我就得离开驾驶室下去,先把他的小车搬上来,再扶他上车,他总是坐我的车。”王迎军说。

王迎军并不是只扶这一位大爷,路上遇到岁数大、行动不方便的大爷大妈,她都要离开驾驶室去搀扶上车,并为老人找到座位。有时候车上老人比较多,一时之间找不到座位,有些乘客也会不耐烦地催促,这时候她就要和善地解释,直到为老人找到座位。“老人们也是不容易,车上没有年轻人,60岁的给70岁的让座。”王迎军理解大家的急躁。

作为服务行业的职工,纪娟和王迎军有个共同的认识:一天下来,说的话太多了,累的什么也不想干。有时候再遇到点委屈,就更需要互相倾诉开导一下。这么一来二去,两个人不但能更豁达地看待工作中遇到的不如意,而且还更好地交流了各自的工作方法,工作起来更加顺畅了!

今年,王迎军也获得了北京市劳动模范的称号,沉甸甸的奖章拿在手里,她的第一想法是告诉纪娟,两个人继续努力。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