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带出300户村民奔小康的“领头雁”
“操心委员”为职工建“办事台账”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5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带出300户村民奔小康的“领头雁”
——记北京庙城利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刘学红
 

时下正是春耕时节,北京庙城利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下属300余家社员的土地上,农民忙碌极了。憧憬着未来的好收成,播洒汗水的农户们高兴极了:“有刘学红带着我们干,我们个个都能致富奔小康。”

农民口中的刘学红是怀柔出了名的诚信企业家,很多人都是冲着她的名字加入合作社的。而说起自己的创业故事,刘学红也是倍感惆怅。

卖种子兼传技术

故事要追溯到2002年。

那一年,刘学红的爱人失业在家。为了生计,她开起了一家销售种子的门市部。门市部开张了,可难事也来了,种子卖给了农民,因种植方法和管理原因收成不好的时候,都去找刘学红,让她给个说法。

当时的刘学红刚刚接触这一行业,对种子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种子是从我这儿卖出去的,不能让买的人受损失!”就为了这个,刘学红一次次来往于农大、农学院等北京农业科研单位和院校,一次次自费请专家到地里做技术指导。她还找来有关种子的书籍,一点点的学、一本本的啃,不懂的就联系专家咨询,慢慢的,这个“门外汉”就自学成了半个种子专家,基本掌握了有关种子的各种基本知识。

从此,在卖种子的时候,刘学红总是把种植技术和注意事项介绍给农民。慢慢地,刘学红卖种子、传技术的名声传开了,找她买种子的也越来越多。

随着专业知识积累,刘学红想到了新的创业方向。于是,对于制种技术非常痴迷的她就打算自己建设制种基地。说干就干,2004年,刘学红在怀柔山区建成了占地面积1000多亩的制种基地,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种植。

带队伍就要负责任

“农民都知道,给别人制种不仅投入高、利润也非常低。而且辛苦一年,结账是最难的一关。”刘学红回忆,当时手里拿着100多万元的欠单,心里的压力别提有多大了,她几次找合作单位去结账,对方负责人就是躲着不见。

账结不回来,怎么给参加繁育种子的200多户农民发钱?农民见不到钱,1000多亩土地拿什么春耕?这些损失谁来负责?这一连串的问题搅得刘学红整宿的睡不着觉。

“没办法,我牵的头,我就要对这200多户农民负责。为了维护社员的利益,就算跑断腿,我也得坚持。”万般无奈,刘学红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找,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最后在刘学红连续找了十几趟之后,合作单位负责人看到她满嘴的大泡和疲惫的身影,无可奈何地说,“小刘,真拿你没办法,我算是服了,那就先把账给你们结了吧”。

2006年,为了带动山区的农民再就业,刘学红投资500万元注册了北京广源旺禾种业有限公司。2008年成立了北京庙城利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家庭妇女为主,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2008年合作社被评为区级“妇字号”基地。

抵押自家房子

为村民发钱

为什么社员们对于刘学红都这么信任?有人说,“人家人品好,事事都为社员着想,宁可自己亏损,不让社员失望。”说起亏损的事情,刘学红笑着说,“那真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经历。”

时间再次倒回到2011年,那一年对于刘学红来说有乐更有苦,乐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选育出新品种“旺禾8号”,并通过了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的审定。苦的是她万万没想到由于生产负责人的失误,造成收获的玉米种子质量出了问题,根本不能出售。

“当时的我就像脑袋被挨了一棒槌,一下就蒙了,一夜之间头发都白了。”刘学红说,当时就感觉自己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了,情绪一度跌落到谷底,无数个失眠的夜晚与流不尽的泪水伴随着她。“但是,我没有忘记还有那么多的农户等着她收购来维持基本的生活,我绝不能倒下!”刘学红的眼神里充满坚毅的目光。

为了缓解心中的压力,刘学红买了一个笔记本,并给这个笔记本起名叫《心录》,每天把自己的感受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样,才感觉到一天的压力得到了释放,身心变得轻松了。

就这样,重新振作起来的刘学红,按原定价格收购了农户手里所有的玉米种子,这中间的费用达到200多万元。而这些损失,完全由刘学红自己独立承担。为了凑齐这笔钱,她找亲戚朋友到处借钱,可200万元毕竟不是小数目,没办法,只好把自己家的住房抵押出去,把钱分给了农户。

“创业难啊,磕磕碰碰一路走过来,真的不知道今后还会遇到啥事。”现在回忆起来,刘学红还心有余悸。不过,她已学会了以笑着面对。

有一年冬天,山区的20万斤玉米种子收获后,由于水分高又缺少晒场,如不及时晾干就会结冰,农户的损失可就大了。刘学红知道后二话不说,马上雇来6辆大卡车,连夜赶了100多里山路,把20万斤种子全部免费拉到晒场,晾干入库,为制种农户挽回损失50多万元。

现如今,北京庙城利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已从庙城扩大到杨宋、宝山、喇叭沟门、长哨营等5个乡镇13个村,累计发展带动300余户,产值也由最初的几十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00多万元,社员们入社都是冲着“刘学红”这个金字招牌。

“经失败,历辛酸,唯有诚信不变,梦想才能生根。”刘学红坚信,只要以诚信开路、一直向前,梦想定会成功,会有更多的人因她的诚信而走向富裕。

□本报记者 王路曼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