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劳模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30年驾驶都当做第一天出行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5年4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铁金手柄”廖明
30年驾驶都当做第一天出行

 

今年52岁,仍和年轻司机一样,每周至少要上两个夜班;多年如一日的标准化作业,是同事心中的榜样;丰富行车经验练就火眼金睛,预防多起事故……这就是北京地铁运营三分公司回龙观乘务中心乘务员廖明。

和年轻司机一样 每周最少上两个夜班

清晨的检车,是保证行车安全的第一步。凌晨三点多,廖明在位于霍营的地铁公寓醒来,穿好工装,手持手电筒来到停车库,从车头到车尾,从车厢到车轮,逐一仔细检查。并对自己所做的每一步进行笔录、确认、加盖公章,以做到有据可查。之后,廖明进入驾驶室开启新的征程。

参加工作30多年来,廖明已经保持了96万公里无事故的纪录。96万公里到底有多长?举个形象的例子,这相当于24圈地球赤道的长度。

能保持这样的纪录非常不易,因为在北京地铁,所谓的事故,有些其实是一些极容易发生的“小”问题:比如,列车晚点5分钟以上,算事故;某一节车门未关严列车就启动,算事故;对标过线一两米,算事故;红灯启动,算事故……只要发生一次事故,安全里程就被清零,需要重新积累、从头来过。

标准化作业 多年如一日严守制度

其实对于乘务员来说,可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有的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也许正是这种坚持才成就了廖明今天的成绩。“廖明师傅在工作上对我的影响也许他本人都不知道。”目前北京地铁最年轻的铜手柄获得者敖龙说道。

原来十年前,敖龙第一次乘坐廖明的车回家。列车关好车门后,敖龙听到了一声很洪亮的呼唤声“车门关好,出发信号绿灯”,透过玻璃,敖龙刚好看到廖师傅以标准站姿手指出发信号的一瞬间。“当时,我心里很有感触,廖师傅工作起来真精神啊!后来每次赶上坐廖师傅车的时候,我都能看见他的标准化作业,一年、两年……一直到现在!可以说第一次坐廖师傅的车带给我的影响和思考,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安全行车第一人,他当之无愧!”

面对同事的评价,廖明总是说:“安全行车来不得半点含糊!要把每天上班都当做第一天对待。”

练就火眼金睛 预防多起事故的发生

在地铁工作的30多年,廖明练就了火眼金睛,防止了多起事故。今年2月7日午夜发生的事情,便又是一例。当天1:32,午夜的京城正归于宁静,廖明和另外两位司机正在进行13号线的屏蔽门试验。当列车接近上地站时,廖明急促地喊道:“小心!前方线路可能有人!”此时,夜色正浓,高速行进的列车的探照灯并不足以照清楚远方的景象。为避免不测,当时并不坐在驾驶位上的廖明,一边迅速将手柄推至“紧急位”,一边急促地鸣笛。几秒钟后,在列车的快速制动中,廖明和另外两位司机同时看到有两位男士惊慌地从轨道间跑开……

提起紧急制动的原因,廖明说:“轨道间有了异物,场景绝对会有变化,或者是多了一块儿黑影,或者是多了一点亮光。只要场景有变化,列车就应该先停下来。”

能有这种应急处置,需要司机对列车的构造和部件非常熟悉,同时还需要对路况了然于心。廖明解释:“我是列车一部分,列车是我一部分。在行车过程中,司机要全神贯注地感受列车和路况,大脑的每一个细胞都要跟着列车跑,仿佛自己已经和列车融为一体。这样,列车有任何不适,路况有任何变化,司机都能第一时间敏锐地捕捉到,从而及时采取预案。”正是这种经验积累,让廖明预防了多起事故。

【小档案】

廖明,北京地铁运营三分公司乘务员。在北京地铁工作30多年,至今已经实现了安全行车96万公里无事故的全国最高纪录,被誉为“北京地铁安全行车第一人”。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最美职工”、“国企楷模·北京榜样”等荣誉称号。

【对话】

记者:在北京地铁,只要发生一次事故,不管什么原因,安全里程就被清零,这种要求是否有些苛刻?

廖明:这些要求、规定丝毫不过分,小问题也是大问题,经常犯小问题,大问题必然发生。每趟车都运载着几千条鲜活的生命,这些鲜活的生命,又关联着更多的家庭。司机稍有放松,打个盹,走个神,都可能造成车毁人亡的大事故。司机必须不断自我加压、不断降低安全隐患,只有对自己严苛,才是对乘客负责。反求诸己,是地铁司机必须养成的习惯。

记者:三十年如一日非常不容易,如何让自己每天都保持新鲜的驾驶感,既不发生事故,又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

廖明:我总结了自己的诀窍:时时归零。每天穿工作服时都告诉自己,自己是个新司机,过去没有任何成绩,今天是上班的第一天。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不会因过去的成绩居功自傲,也不让过去的业绩成为前行的压力。永远把今天当做生命中的第一天认真对待,永远对列车如初恋般体贴、关爱,永远对路上的一切充满新鲜感,永远享受着为万千乘客“摆渡”的乐趣。

记者:已经得了这么多荣誉,在工作上您还有什么目标?

廖明:说近一点的目标,明年这个时候,我应该能实现安全行车百万公里的目标,我要全力做到。另外,想把我三十多年的行车经验传下去。今年,我带过的一个徒弟行车中发生故障,这个故障连行车手册里都没有。后来他顺利处理完故障,第一个就给我打了电话,他说:“师傅,我当时脑海里就搜索你教过我的知识,当时我就用上了。”看到我的徒弟把所教的东西真正地应用上,我特别欣慰。

□本报记者 周美玉/文 万玉藻/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