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半工半读北大梦
“家里安了电话啦!”
童年的记忆
我家的幸福生活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4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半工半读北大梦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在北大游学会如此之久,到今年的3月14日,竟然已经20年。20年,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长长的一大段。春光明媚,独坐书室,回眸往事,一股酸楚不禁涌上心头!过去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让我倍感温暖,也让我感慨万千!

20年前,原来在浙江浦江图书馆曹聚仁资料馆就职的我,放弃了这一工作,身揣家中仅有的3000元积蓄,奔向北大,开始了漫长的北大精神寻梦之旅。

记得,当时在浦江老乡、时任北大中文系办公室主任张兴根先生的引荐与安排下,我被稳稳当当地安排进北大研究生45号宿舍楼。虽然一个床位120元,在当时的物价情况下,费用也不低。我在北大旁听的生活,大约维持了四个月光景,所带的盘缠,已经所剩无几,我就开始为以后的生计担忧了。

记得在北大旁听期间,为了开源节流,也试着兼职打小工。有一次,我在北大的公告栏里,看到有一家数据库的公司,需要找人代抄论文的目录。我于是报了名,也顺利被录用了。记得那几天,我从北大坐公交车去中科院的一个大的图书馆里,找了这本杂志,又找了那本杂志,开始恭恭敬敬地抄写,一丝也不敢马虎。那时我只是一名北大旁听生,抄写的多是北大科班学生,我不甘落后。当顺利完成公司的抄写任务,领到了每小时七八元的抄写费,那高兴劲儿甭提啦。这是我第一次在北大打工挣钱,虽然抄写的时间不长,所得数目也不多,但这次打工,我不仅增加了收入,也减轻了父母的负担,很让我感到欣慰。

大约在北大旁听半年多后,在北大任教的几位老乡推荐下,我到北大出版社文史哲编辑部兼职做校对,专门负责《全宋诗》的校对。这一份工作,对我来说是对口的。我从小喜欢乡土文化,酷爱家谱,对于古籍,情有独钟。经过北大半年多的旁听,古文基础也有了较大提高。这份工作的好处,就是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不影响我旁听喜欢的课程。晚上与周末,我加班加点进行校对,平时则挽起书包走进北大课堂。这样半工半读的生活,大约维持了一年半。当时做校对,工资也比较优裕,每月数千元的收入,让我有了积蓄,逛书店,跑书摊,悠哉悠哉,日子过得挺滋润。那时求知欲望最是旺盛,买的书也最多,一大摞一大摞的把新书、旧书抱回家,堆满了出租屋,成为名副其实的“书巢”。

在北大初期,除了打工外,我还经常向《北大校刊》以及全国有关报刊投稿,稿费虽然不是太多,但自己的文字,纷纷见诸报端,那种成就感,至今难以忘怀。通过投稿,我也提高了写作水平。那一段时间,我先后旁听了北大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等院系的课程,虽然缺乏系统,但走马观花多少了解了一番。对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北大教授们的治学路径与人格操守,有了深切的感受,让我受益终生。

如今,我坐在宽敞的书房中,在良好的环境下,从容地著书立说,不能不感激在北大游学时打下的扎实学术根基,更感谢那段打工的日子,让我磨炼了意志,成熟了心性。

□柳哲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