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劳动争议“调必成”
自创地铁列车进库“华容道”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4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会调解员常卫东
劳动争议“调必成”

 

“带着真诚和真情去调,找准当事人双方的平衡点,准能成!”谈及调解成功的窍门,常卫东嘿嘿一笑,温和地告诉记者。

2014年,有着近20年律师生涯的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主任常卫东,受聘到北京市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随后,仅当年10至12月的时间里,他就调处案件27件,调解成功率达100%,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而他也赢得了“调必成”的美名。

俩月调解27案

成功率百分之百

前不久,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委托市总工会对一起劳动争议案件进行调解。作为工会调解员,常卫东经市总工会指派接手此案。“双方积怨很深,员工的母亲都破口大骂起了对方的代理律师,而公司的负责人还是外国人,员工主张30多万元赔偿金,企业最多出20万元,常律师,这个案子可能调解不成,您尽力吧。”当事法官对这个案子调解成功的可能性并不看好。

“那我试试。”不久,该案经过常卫东独特的“情”式调解后,双方当事人成功达成了和解。

“很多时候,企业和员工双方其实都想调解,只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积怨比较深,因此,才固执地坚守各自立场。很多时候,双方与其说争利益,不如说是赌一口气;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把各种利害关系说清楚,双方掂量着,也就能适当让步了。”常卫东告诉记者。

“要带着‘情’去调解,一杯水,一个关怀的眼神,一句贴心的安慰,都会迅速拉近调解员跟当事人的距离;让对方愿意跟你讲他的烦心事,要做好‘知心大哥’!”一身笔挺的西服,一脸灿烂的笑容,还有语速和缓语调温和的话语,成为常卫东的“招牌形象”。

调解依法重情

帮女工讨补偿21万

今年30多岁的李女士原本是西城区一家物业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2010年她查出自己怀孕了,沉浸在当妈妈的喜悦中的她,很快坐立难安了,因为公司刚装修不久,担心影响胎儿健康的李女士开始跟公司领导协商,希望让她能在家办公,多次协商未果的李女士便以请病假的方式,再没去单位上班,就在李女士生产后不久,收到了公司邮寄来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给出的理由是,在李女士怀孕期间,有几天既没有提交病假条也没有请事假,而李女士则说,她曾通过邮件约见公司领导谈工作事情,并在邮件中请了假,李女士认为公司此举不合法,便到西城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了仲裁。”常卫东说道。

此后,李女士对仲裁结果不服,到西城法院提起了诉讼,公司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又上诉到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双方当事人的矛盾日趋激烈,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您喝杯水,消消气,如果让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的话,很可能维持一审判决,即恢复李女士和公司的劳动关系,再支付生育津贴以及未休年假期间应支付的工资共1万元左右,我知道您对公司有怨气,如果真的维持了原判,关系都这么僵了,您再回去上班,也没法开心工作呀,是不是?”常卫东以亲切的拉家常的方式,寥寥数语便对李女士点出了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必要性。

“咱们公司也不容易!我知道李女士原先的职位公司已经安排了别人,如果真的维持了一审判决,她回去上班对咱们公司也不好吧,再者,真判决了也影响咱们公司的名誉,调解对咱们公司是好事,对不对?别老抱着20万元这个底线不松口呀,调解本身就是妥协的艺术!”跟李女士聊完,常卫东又对公司负责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说和”起来。

最终当事人双方协调一致,解除了劳动合同,企业给予李女士21万元的补偿金。

【人物档案】

常卫东,男,汉族,1969年12月生,北京市人, 1989年3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律师职称,现任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主任、党支部书记。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律师事务所主任”、“司法行政先进个人”、“优秀公益律师”、“优秀党员律师”、“百名优秀刑辩律师”、“创先争优先进个人”,是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北京市总工会评审专家。

【对话常卫东】

记者:为了替职工维权,您除了在工会媒体开设专栏义务解答读者疑问之外,听说您还创办了《常鸿法律大讲堂》?

常卫东:是的,我们常鸿律师事务所在北京率先建立了北京首家楼宇“党员法律服务站”,并成为北京市社工委“优秀党建活动”。为不断创新党建品牌,于2013年开辟了“常鸿法律大讲堂”,服务领域由国润商务大厦扩大到金隅大成时代广场、冠京大厦等7座楼宇。法律大讲堂还拓展到丰台区工商联所辖企业以及附近的丽泽中学等。法律大讲堂每月大概4-5次,每次听课人数至少100人,每年受益6000余人呢。

记者:听说您还组建了公益律师团队,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常卫东:我们组建了公益律师团队,定期指派公益律师到北京市律协公益大厅、首都图书馆、96156热线、丰台法律援助中心义务值班,解答各类电话咨询和现场咨询法律问题。

记者:您为何热衷社会公益事业?

常卫东:我认为这是每个人和每个机构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些年,我们承办了很多法律援助案件,还为北京7·21暴雨灾害、四川雅安地震、被遗弃孤儿组织捐款献爱心活动。在我从业的近20年律师生涯里,为诸多企业和个人办理了大量各类不同领域的案件,为企业和个人挽回了十多亿的经济损失,作为一名律师,尽我所能,为社会和他人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是最让我自豪的!

□本报记者 余翠平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