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近昌平北山的公路旁,有一间面积约40平方米的小屋,这就是北山的山林养护站。上周末,记者走进小屋,房间里设施简单,一张一米的办公桌,一个文件柜,一个烧水的铁壶,还有几盆小花儿。小屋旁边还建了一个简易房,这里存放着灭火工具、铁锹、推车等设施。护林员杨凤桐在这里守了十六个春秋,守护着550多亩山林。
【探访杨凤桐】
坚持十六年
每天巡山十几公里
4月份的昌平北山,树木抽出嫩芽,小山坡上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一派春机盎然的景象。每天清晨,附近的市民都来到这里爬山晨练,欣赏城市中的绿色风景。
清晨5点,会有这样一个人准时出现在山路上,他的胳膊上戴着红袖标,手里拿着木棍和皮绳做成的灭火工具,这就是杨凤桐开始巡山了。北山不大,山路稍有崎岖,记者跟随杨凤桐巡了小半圈下来,腿已经发酸,身材微胖的杨凤桐,也已经有点喘息。
“巡一圈下来两个多小时,出了一身汗,非常畅快。”杨凤桐对自己枯燥的工作乐此不疲。一年四季,山路上都有他的身影,连周末休息也不例外。“不来巡一趟,心里就不踏实。”甚至十六年来的每年除夕,他都守在山上,“除夕是重点防火的时候,更不能松懈。”
栽树近千株
使北山四季常青
“要说十几年前的北山,还是一片荒凉的景象,到处是乱坟头”,当天早上7点多,碰到家住附近的张大爷和儿子在山路上遛弯,他告诉记者:“近几年这里环境好多了,绿树成荫,空气也清新,每天早晨我都到这晨练。”
十几年前,由于气候原因,北山林地苗木稀少,树苗黄株、死株现象十分严重。杨凤桐到了这里后,开始了不断的尝试和努力。此外,他还提前了解各种苗木的习性和栽种禁忌,哪些喜阳,哪些喜阴,哪些喜水等等都一一做好记录。“这里是黄土地,土质不太好。最开始种黄竹,但是死株现象严重。最后挑选了适合这里生长的槐树、松树、柏树等苗木。”种树、护绿,几年来,杨凤桐和他的小团队累计栽植近千株新树苗。
目前,北山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迎春花刚落,等你5月份再来,碧桃就开了。”
磨破嘴皮子
清退800多座墓
北山有很多非法公墓,墓穴遍布整个林区及山沟之间。“最初山里大约有4000座,清明期间,上坟的人络绎不绝。”经过杨凤桐不断的劝说,目前已经有800多座迁走了。
杨凤桐拉开抽屉,拿出迁出墓穴登记表,上面他登载了迁走墓穴的详细信息,包括迁走时间、墓主姓名及亲属联系方式。这800多座坟,迁走之后变成了一条条记录下来的信息,其实这每条信息背后杨凤桐付出了很多。
提起清理非法公墓的工作,杨凤桐也是感慨万千,“很多都是住在附近的村民,我就一趟趟往他们家跑。”有的人家怎么劝都不管事,更有甚者,出口就是一些难以入耳的脏话。有的一看来硬的不行就来软的,痛哭流涕的,下跪央求的。“面对这些情况,只能心平气和的讲道理。”杨凤桐说:“这项工作就是一块硬骨头,只能慢慢啃。”
杨凤桐的努力没有白付出,如今北山“退墓还林”成效显著。目前,公墓迁出的地方陆续又被补种上了树苗, 还给市民一片清凉。
【人物档案】
杨凤桐,回族,生于1959年10月,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昌平区城北街道二街村北山林地护林员。他从事护林工作16年,无论严寒酷暑,始终坚守在北山550多亩林地里,在养林护林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杨凤桐多次被评为昌平区城北街道二街社区党总支优秀共产党员及先进个人。
【对话杨凤桐】
对待树木就像对待孩子
记者:每天巡山护林,怎样在工作中找到乐趣?
杨凤桐:巡山虽然枯燥,但苦中有乐,每天走这么多路,使自己的身体素质变的很好。巡山的过程中就当做遛弯,何况山上空气新鲜、鸟语花香的,巡一趟下来,林区安全保障了,对自己身体也好。
记者:对待这片山林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杨凤桐:很多树都是自己和同事一棵棵种的,看着它们从小树苗长得十几米高,心情很快乐。如果看到哪棵树死了,挺揪心的。刚巡山,看到荆烧(一种灌木类植物)发芽了,就很高兴。对这片山林的感情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的工作就是呵护好它们。
记者:16年除夕都没在家过,是否对家人有愧疚?
杨凤桐:我的小孙女今年3岁半,我每天早上出门她还没醒,等我晚上十点多回来,她又睡着了。在山里无聊的时候,我就翻看手机里家人的照片。
□本报记者 周美玉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