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出自13岁小学生19岁女工之手
美83岁老人20多年 堆起一座“救赎山”
英37岁土豪为29岁女友 备纯牛奶巧克力浴
英格兰女子养巨兔 体重破世界纪录
高尔夫球迷一记“小鸟球” 不可思议摧毁贝宁空军
荷兰狮子卡在桶里 引游客大笑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5年4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爱北京天安门》
出自13岁小学生19岁女工之手
■五年级学生13岁的金果临先发表歌词 ■上海第六玻璃厂女工19岁的金月苓谱曲 ■俩人既是堂姐弟又是表姐弟 ■创作这首歌时,他们却没有彼此的交流
《我爱北京天安门》歌曲集
年轻时的金月苓在天安门广场留影
如今的金月苓
 

《我爱北京天安门》是家喻户晓的经典红歌名曲,但是,人们并不知道,这首红歌词作者金果临竟是一名13岁,正在上五年级的学生,曲作者金月苓则是19岁的上海第六玻璃厂女工。更为巧合的是,他俩既是堂姐弟,又是表姐弟。

1969年11月29日金果临创作了《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词。那年,金果临13岁是上海市常德路第二小学五年级学生。《我爱北京天安门》是他创作的第13首作品。他刚开始诗词创作,并且已经在当地的少儿刊物上发表过两首作品。《我爱北京天安门》最初来源于当时英语课本中的两句内容:“我爱北京,我爱天安门”。“我爱”这个句式在英语中是最简单的,他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天安门的热爱。这首歌词最初题目是《金光照的全球红》:“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太阳升起金光照,金光照的全球红!”正式投稿时,他将最后两句改成“太阳光辉照万里,祖国山河处处春”,题目也被更名为《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词发表在1970年出版的第三期《红小兵》上。

19岁的金月苓是上海第六玻璃厂的女工。她喜欢音乐,每逢下班休息在家,她便坐在饭桌前写歌。她在《红小兵》上读到这首歌词。她谱曲之后送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将词的最后两句改为“太阳就是毛主席,光芒万丈照前程”。在1971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这首歌曲时,歌词又改为“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这便是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版本。1972年,这首歌曲在诞生三年后才正式定稿。

50多年来,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曲是金月苓和弟弟金果临“合作”完成的。金月苓和金果临有一层特殊的姐弟关系:她们各自的母亲是一对亲姐妹,而她们的父亲又是一对亲兄弟,因此她们之间既是堂姐弟关系,又是表姐弟关系,称得上是“亲上加亲”。金月苓比金果临年长6岁。从小,她们就住在奶奶家,一起玩耍、学习,姐弟情谊深厚,直到少年时期才分开。金果临在美术和诗词方面有创作天赋。但是在创作《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时,她们却没有彼此的交流。

1972年4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10首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是其中一首。一个星期后,当年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北京“五一”游园会》专题节目中,出现了孩子们伴随着这首歌曲欢快起舞的场面。从此,几乎每个省市都在出版或转载这首歌曲。但是她们没有任何稿费,只有两本样书而已。1980年,这首歌曲获得“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俩人才领到一笔奖金每人17.5元。

当时出版的歌谱中作者的名字被署在了页面最不起眼的角落,一些书刊中连她们的名字都没署。金月苓和金果临当时认为,创作歌曲是为社会作贡献,不能计较名利。1977年底,金月苓考取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成为音乐编辑,至今保持着每周创作一首歌曲的工作习惯,其中包括大量的儿歌。

摘自《中老年时报》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