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读书是我最大的快乐
难忘40多年前的友情
50多年前的“基干民兵”
儿子去看 油菜花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4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50多年前的“基干民兵”

 

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要全民皆兵,要大办民兵师”的号召。随后,各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公社(乡镇)开始组建民兵组织,进行军事训练,并要求每个基干民兵(即在基层工作的、以其为基础和骨干的民兵)应从实战出发,学会使用普通武器。1959年初,当时的海淀区东升人民公社成立了民兵团,各大队成立了民兵营,生产队成立了民兵连,青年们踊跃参加。

五道口大队为营级编制,称“五道口营”,下设民兵连,多以自然村为单位组成,利用农闲时间进行军事训练。

1959年8月间,五道口营分批进行了集训,主要内容是匍匐前进、隐蔽、射击等,地点就在村外的庄稼地里。而今的五道口是一派繁华的都市景象,既是文化密集地,也是商贸密集地。可五十多年前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京郊小村落,周边是大面积的农田,种植着小麦、玉米、高粱和蔬菜等,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军事训练以连为单位,是在不耽误农活儿的前提下开展训练。相对来说,8月份的农活不太紧,夏粮早已收获,秋收还有两个来月,且村子附近有不少的青纱帐,适于开展军事训练。

训练前,专门召开了动员大会。民兵营长要求每个民兵战士必须从实战出发,做好每个环节的训练,要发扬不怕苦、不怕死,不惧艰难和忘我的革命精神,勇于训练,勇于战斗。随后从一连开始依次进行训练,每个连训练三个半天。三连是从8月9日开始的。当时使用的武器是公社民兵团配发的,有手枪、冲锋枪和步枪,全是真家伙儿。平时由公社民兵团统一保管在军械库里,只在训练时才拿出来,但不配发子弹。实弹射击训练时,要去靶场进行(俗称“打靶”)。

民兵们借助村外的不同地形,在连长的指导下进行各个科目的训练。当时正是夏末秋初之际,天气很热,玉米长的有一人多高,置身于此,异常闷热。但大家严格要求自己,每个科目都训练到位,无论是匍匐前进,还是隐蔽、射击,都做得一丝不苟,圆满地完成了训练任务。

8月11日训练结束后,民兵战士以玉米地为背景,每个人都手持武器,合影留念。大家目视前方,虽谈不上是飒爽英姿,但精神饱满,一点儿也看不出训练后的疲劳,表现出了上世纪50年代年轻人特有的精神风貌。

□户力平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