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体量最大的单体建筑、青海跨度最大的钢结构、青海冬季施工的奇迹……这一项项纪录来自西宁火车站工程建设。
前不久,西宁站刚刚交工。望着造型如同雄鹰展翅般的站房,中铁建工集团西北分公司副总经理、项目经理王波感慨地说:“4年了,我们终于拿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项目团队是如何攻坚,拿下这个重点工程的?3月底,记者走进西宁站探访。
一边保通行一边施工
远远地,还没有到西宁站,就看见一座雄伟的建筑屹立在山脚下。
“这就是西宁站,我们刚刚交工,现在还在做一些收尾工作。”指着西宁站,王波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西宁站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建国路北端。新车站一共21条线,其中到发线17条,正线4条。西宁站设计精巧,远远望去,站房就像一只张开翅膀的雄鹰。
王波介绍说,西宁站施工难点重重,其中他们面临的最大难点是,车站要边使用边施工。因为西宁站是青藏铁路的起点,要保证既有线路的通行。
“安全防护是必须的,如果在施工中哪怕掉一个碎片,都会对行驶中的列车形成伤害,因此我们跟工人反复强调施工安全。”王波说。
“2012年7月1日,项目在北侧高速场高架站房施工,2013年9月10日,完成高速场过渡区域内所有施工,将运行线路过渡至高速场,随后拆除普速场线路及构筑物,再进行普速场站房施工。”
“2014年10月28日前普速场站房外装及站场所有施工内容全部完毕,具备通行条件,再次将运行线路过渡回新建普速场。”
“最后拆除高速场过渡区域临时设施,重新完善高速场施工,最终于2014年12月25日竣工验收。”
4年施工,王波清楚地记得每一个时间节点。
冬季施工创造高原奇迹
由于西宁老火车站拆迁速度慢,不能一下子完全拆迁,往往每年春节动员拆迁,等拆迁结束,就到冬季了,不抓紧时间施工就会延误工期,但在青藏高原上进行冬季施工难度极大。
“虽然冬季施工难度大,但我们还是在青藏高原创造了这个奇迹。”王波说。
西宁地区冬季漫长,冬季采暖期为每年的10月15日至次年4月15日,最低温度达零下30℃。多年气象资料显示,西宁地区12月最低气温在-15℃到-20℃之间。
根据工程耐久性要求,冬期施工对混凝土的配制、搅拌、运输等过程严格按相关规范采取措施。业主方提出双10℃冬施控制要求,即混凝土浇筑的入模温度、环境温度必须达到10℃以上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灌。
因冬季施工部位单层面积较大,如采用大暖棚全覆盖方式,需制作钢结构将建筑物整体包裹,造价过高,同时也不安全。
怎么办?王波带领团队想出了分部位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对水平构件(梁板)应用蓄热法和电热毯法,并对下部加热,以确保环境温度;对竖向构件(柱),采用暖棚法施工,利用结构施工脚手架和模板支撑架搭设暖棚。各种方法均经过热工计算,满足规范要求。
“为了保证施工温度,我们一共烧了44个炉子取暖。烧炉子时,轮班进行,每45分钟强制换一拨人,以此确保安全。”王波说。
靠着团队想出的施工方法,连续三年,项目冬季施工都非常顺利。这项施工工法,也被评为国家级工法,并向全国推广。
记者在站房内部看到,有44根柱子,但都是斜的。
“和其他火车站不同的是,44根斜柱是保证雄鹰展翅造型的关键,斜柱施工,也有很大的难度。”王波说。
“每根斜柱里有44根预应力钢纹线,每根受力是260吨。每根柱子里,还有64根40(直径40毫米)的钢筋。”对于斜柱的各项数据,王波是倒背如流。
团队协作让车站成功“展翅”
在攻克西宁站重重难关的过程中,项目团队也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王金峰今年50岁,是项目生产经理。他曾经参建过拉萨火车站和那曲物流中心,因为此前在高海拔地区施工,造成腿部受伤。
2013年3月,正是西宁站修建的紧要关头,王金峰一不小心把脚扭伤了。伤筋动骨,得长时间休息才行。但是,作为生产经理,王金峰需要主持生产会,他的位置不可替代。于是,项目团队想出办法,王金峰每天还是呆在办公室里,由其他同事去现场采取拍照片、录视频回来给王金峰看。
这样,同事既照顾了王金峰的身体,项目生产也由此保持了正常运转。
团队团结如同一家,工程部职员景明刚说,“我是陕西省渭南市人,2014年参加工作,西宁站是我参与的第一个项目,虽然我长这么大是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但是项目上的领导和同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有了一种家的感觉。”
项目技术员张明是一个多面手,兼具技术、管理多项才能,是项目部里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关键时刻,张明也顶得上。当时拆迁老火车站数百吨重的大钟,正是由于张明及时发现了问题,巧妙运用方法平稳地将大钟拆迁下来。地下室水管被冻住,也是张明用自己独创的方法将水管解冻。在一次体检中,张明发现得了“原发性肝癌”,但他依然坚持工作,直到工作完后才去检查。
青年职工李颜毅,今年26岁,也是一名现场技术员。去年为了保开通抢工,一不小心脚被钉子扎破了,但为了保证工期,他坚持把当天工作完成后才去打破伤风针。“当时我都难过得哭了,多么坚强的小伙子。”王金峰说。
团队的协作与奉献,让西宁站如同高原雄鹰般实现展翅。
□本报记者 马超/文 通讯员 王树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