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艳)昨天,市文物局发布,经过7个月的勘探、近两个半月的发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在大兴城区原三合庄村址发现的129座古代墓葬现已有75座“重见天日”,其中两座北朝墓出土一块刻有铭文的砖,记录了朝鲜移民“进京史”。
市文物局介绍,此次发掘墓地延续时间之长、年代跨度之大,墓葬数量之多,墓葬形制种类和保存之完好,为近10年来北京地区所罕见。目前共清理出古代墓葬75座,其中东汉墓7座、北朝墓2座、唐代墓葬33座、辽代墓葬33座。还剩下的54座墓葬没有发掘,计划到5月底、6月初结束发掘工作。
7座东汉墓全部为小型砖室墓,均为单人葬,墓葬用砖做成棺的样子,因此又称为“砖椁墓”。北朝墓葬两座,墓葬形制与东汉墓类似。墓葬内出土一块刻有铭文的砖,记录墓主人叫韩显度,祖籍是乐浪郡朝鲜县,下葬于元象二年。元象是北朝时期东魏魏孝静帝元善见的第二个年号。乐浪郡是西汉汉武帝平定卫氏朝鲜后,在今朝鲜半岛设置的四郡之一,位于今朝鲜平壤市区。
据史料记载,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的进程中,曾经有过“迁朝鲜民于肥如,复置朝鲜县。”这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人口迁徙运动,朝鲜县位于当今卢龙县,距离北京很近。这些朝鲜移民进入中国后,还保留了自己的祖籍——乐浪郡的郡望。到了东魏定都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大兴是北方居民南下前往首都邺城的必经之地,在此发现东魏时期的墓葬也是顺理成章的。